[發明專利]高剛度拉伸彎曲矯直機輥盒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85524.6 | 申請日: | 2011-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197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陶有能;邵遠敬;梁芳;朱志;徐時棟;孫光紅;陳慧;滕英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1/02 | 分類號: | B21D1/02;B21D3/02;B23C3/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萬榮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剛度 拉伸 彎曲 矯直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拉伸彎曲矯直機,具體與其輥盒部份及其加工方法有關。
背景技術
拉伸彎曲矯直機是冷軋生產過程中的關鍵設備,輥盒是拉伸彎曲矯直機的重要部件。冷軋拉伸彎曲矯直機輥盒多是6輥結構,即1只工作輥、2只中間輥,3只支撐輥。工作輥由2只中間輥用外圓柱面相切支撐,2只中間輥分別由3只支撐輥用外圓柱面相切支撐。
現有技術中,支撐輥軸頭有孔,用螺栓固定在輥盒架上。支撐輥軸頭與輥盒架結合處多采用平面結構。平面結構屬接觸應力,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應力破壞,降低輥盒精度和使用壽命。為改善這種情況,已有人將接觸處加工成弧面,但加工方法比較麻煩,不盡理想。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拉伸彎曲矯直機輥盒及其加工方法,它用銑刀加工完成,使支撐輥軸頭結合面為瓦面,從而提高相關部件的使用壽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剛度拉伸彎曲矯直機輥盒,包括輥盒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輥盒支架與支撐輥軸頭結合面為凹形瓦面,瓦面底部連接螺栓孔處有一退刀槽。
其加工方法是:在輥盒支架之上加工成瓦面之前,先加工出一工藝槽,再用球頭銑刀進行銑削加工直至成為凹形瓦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與傳統輥盒比較,支撐輥軸頭與輥盒架結合面為凹形瓦面,非接觸應力,輥盒剛度大,承載能力更大,壽命更長;其定位加工更為簡單,一次加工成型,精度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輥盒的斷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輥盒部件5的示意圖。
圖中:1-工作輥、2-中間輥、3-支撐輥固定螺釘、4-支撐輥、5-焊接結構的輥盒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剛度拉伸彎曲矯直機輥盒,包括輥盒支架5,所述的輥盒支架與支撐輥軸頭結合面為凹形瓦面51,瓦面底部連接螺栓孔處有一退刀槽52。
其加工方法是:在輥盒支架之上加工成瓦面之前,先加工出一工藝退刀槽52,再用球頭銑刀進行銑削加工直至成為凹形瓦面51。由于用球頭銑刀銑削時,球頭銑刀刀軸自傳,刀軸中心切銷速度為零,故必須有此退刀槽,才能加工。
拉伸彎曲矯直機輥盒工作輥1由兩只中間輥2支承,兩只中間輥2分別由三只支承輥4支承,三只支承輥4用螺釘3固定在焊接結構的輥盒支架5上,輥盒支架5與支撐輥軸頭結合面為凹形瓦面,瓦面底部連接螺栓孔處有一退刀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552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移動通信技術的商品或服務申購系統
- 下一篇:醫患溝通平臺及溝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