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污泥減量化功能的污水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84376.6 | 申請日: | 2011-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86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周浩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中世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10006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污泥 量化 功能 污水處理 方法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方法,具體是一種具有污泥減量化功能的污水處理方法,該方法能夠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消減剩余污泥量。
背景技術
我國污水的處理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具有基建投資省、處理效果好的優點,但它一直存在一個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剩余污泥通常含有相當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及未穩定化的有機物,如果不進行妥善的處理與處置,將會對環境造成直接或潛在的污染。在傳統活性污泥法中,每降解1kgBOD5(biochemical?Oxygen?Demand,五日生化需氧量)會產生大約15~100?L的剩余污泥,用于處理或處置剩余污泥的費用約占污水處理總費用的25%~65%。
污泥中的固體有的是截留下來的懸浮物質,有的是由生物處理系統排出的生物污泥,有的則是因投加藥劑而形成的化學泥,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量約為處理水體積的0.15%?-1%左右。污泥的處理和處置,就是要通過適當的技術措施,使污泥得到再利用或以某種不損害環境的形式重新返回到自然環境中。這些污泥一般富含有機物、病菌等,若不加處理隨意堆放,將對周圍環境產生新的污染。污泥的最終處置方法主要有:農用、填海、焚燒、埋地,但在最終處置之前必需對污泥進行減量化和穩定化,才能用于最終處置
目前主要采用的污泥減量方法有;解偶聯、高濃度溶解氧、好氧一沉淀一厭氧(OSA)工藝、溶解細胞法,如臭氧、氯氣、酸堿、加熱、超聲波、生物溶胞,微型動物減少剩余污泥量、多級活性生化處理工藝、污泥機械破碎法、濕式催化氧化兩相技術(?WAO)等等。但上述技術都普遍存在技術不成熟、運行費用高、投資大等缺點。超聲波處理污泥的技術,目前國內大多處于實驗室研究的階段,還沒有應用于工程中。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污泥減量化功能的污水處理方法,該方法在污水處理過程中能夠大大減少污泥排量。
本發明所述的具有污泥減量化功能的污水處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原水首先進入物化段,物化段包括指格柵和初沉池,處理后排入生化池進行生化處理,通過污水中自身含的微生物去除有機污染物,將有機化合物轉變為無機小分子物質;?
2)經生化處理后的廢水進入二沉池,經過1~1.5小時停留沉淀后,達標污水排出,從沉淀的污泥中抽取一部分為回流污泥回流至生化池,另取一部分為剩余污泥輸送至中間微生物培養池,剩余污泥提取量為回流污泥的5%;
3)剩余污泥在中間微生物培養池內的好氧狀態下,培養土著微生物,并把培養好的污泥的90%回流到生化池前端中,在生化池中對剩余污泥進行生物溶胞作用,達到污泥泥齡的放大;其余部分培養好的污泥回流到物化段,對物化段的原水進行噴淋消臭;
4)二沉池的出水進入除磷池進行后置化學除磷,出水達標后排放;
5)隔一定周期后將二沉池的污泥全部排出至污泥脫水中心,經脫水后上清液回流至生化池前端,而干污泥則填埋或制磚。
上述步驟2)中回流污泥的內回流比為300-500%。中間微生物培養池中污泥濃度控制在8000-10000mg/L,生化單元污泥濃度控制在5500mg/L以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使整個系統的污泥減量化,年均產泥量是原有系統的15-20%;
2、在預處理階段進行消臭,改善了周邊環境;
3、后置除磷,可使總磷得到95%以上的去除,且加藥量低于常規處理;
4、產生的污泥脫水性能好,含水率能達到70%;
5、可以大大提高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是原有處理能力的1.3-1.5倍。
表1為常規工藝與本發明工藝的運行參數比較
表1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路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
一、本發明的硬件構成
本發明主要包括以下組成部分:
???(1)生化單元:
即生化池,在生化池內,通過污水中自身含的微生物有效去除有機污染物,將有機化合物轉變為無機小分子物質;
(2)沉淀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中世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中世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43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