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防止列車追尾的信號指示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82923.7 | 申請日: | 2011-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04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顯明;雷小華;陳偉民;章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1L15/02 | 分類號: | B61L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海權 |
| 地址: | 40004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防止 列車 追尾 信號 指示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警示裝置,特別是一種列車追尾警示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為了防止列車追尾主要有兩類方式,即車站調度和車間通信。車站調度方式是鐵路站點由列車運行信息對經過某路段的列車進行人為干預調度,而當調度出現人為失誤或調度網絡出現故障時,列車駕駛員無法正確獲知前方鐵路信息,可能導致追尾事故發生;車間通信方式通過在列車的車頭和車尾安裝有無線收發器,當兩輛列車距離超過安全距離時,后邊的列車收到前一列車所發出的無線信號,進行報警。其不足在于:若其中任一收發器出現故障,都不能正常報警,另外地形可能對無線信號有阻礙。以上兩類方式依賴于調度網絡以及車間通信網絡,網絡中的任一環節出現故障都可能導致追尾事故的發生。因此有必要發明一種不依賴于網絡的單點警示設備,該設備不受外界環境干擾,可作為現行列車防追尾系統的備用輔助裝置,對列車駕駛員進行有效預警以防事故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用于防止列車追尾的信號指示裝置,它通過顯示裝置警示后面的列車,防止列車追尾。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有顯示裝置、無線收發器、探測器、供電裝置和控制器,供電裝置與顯示裝置、無線收發器、探測器和控制器的電源端口連接,顯示裝置、探測器和無線收發器分別與控制器電連接。
進一步,所述顯示裝置包括有LED燈,LED燈的電源端與供電裝置連接,LED燈的控制端與控制器連接。
進一步,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有LED顯示器,LED顯示器的電源端與供電裝置連接,LED顯示器的數據輸入端與控制器連接。
進一步,LED顯示器和LED燈均安裝在燈箱內。
進一步,所述探測器包括有聲納傳感器。
進一步,所述探測器包括有埋在鐵軌下方的壓力傳感器。
進一步,所述供電裝置包括有蓄電池和與蓄電池連接的發電機。
進一步,所述發電機為壓力發電機、太陽能發電機或風力發電機。
進一步,所述控制器為單片機。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的優點:
本發明設置在鐵軌路邊按一定間距排列,處于靜止狀態,安裝時可以調整位置,避免無線信號被阻斷,增加本列車行駛的安全性。
本發明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發明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發明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附圖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中:1.?顯示裝置;2.?無線收發器;3.?探測器;4.?供電裝置;5.?控制器;6.?LED燈;7.?LED顯示器;8.?燈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用于防止列車追尾的信號指示裝置,它包括有顯示裝置1、無線收發器2、探測器3、供電裝置4和控制器5,供電裝置4與顯示裝置1、無線收發器2、探測器3和控制器5的電源端口連接,顯示裝置1、探測器3和無線收發器2分別與控制器5電連接。
使用時,沿鐵軌安裝本發明所述的信號指示裝置,安裝間距需考慮列車通過最大時速、信號收發功率、地形、成本等因素,可非等間距排列。當列車經過信號指示裝置時,探測器3被觸動,向控制器5發出信號,控制器5向顯示裝置1發出指令,顯示裝置1顯示危險的信號,直到列車完全通過下一個信號指示裝置,后一個信號指示裝置的無線收發器2向前一個信號指示裝置發送安全信號,前一信號指示裝置的控制器5向顯示裝置1發出關閉指令,顯示裝置1關閉,表示安全,位于后面的列車只需要通過顯示裝置就可以清楚的判斷與前一列車之間的距離是否處于安全位置。
如圖2所示,所述顯示裝置1包括有LED燈6,LED燈6的電源端與供電裝置4連接,LED燈6的控制端與控制器5連接。當LED燈6亮起時,表示為前一輛列車剛通過不久,與信號指示裝置的距離還沒有超過安全距離,反之LED燈6滅則證明前一列車已在安全距離之外,LED燈6耗電量小,便于供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292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點火槍
- 下一篇:去無紡布毛氈絮的整體火口體制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