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壓電式發電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82686.4 | 申請日: | 2011-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248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智瑞;肖航;張迪;曾慶杰;丁曉曉;趙德勇;王菁華;張建;王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智瑞 |
| 主分類號: | H02N2/18 | 分類號: | H02N2/18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銀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臨港***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壓電 發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量轉換裝置,具體來講是一種壓電式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人類發展到今天,能源已經成為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隨著對能源能量不斷增大的需求,人們認識到新能源的開發勢在必行,機械振動中的能量也逐漸被人們關注。壓電材料為電能與機械能之間轉換的材料,使用存儲機械能的物體瞬間撞擊壓電材料表面,利用壓電特性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
隨著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汽車保有量日益上升,汽車已擺脫原來遙不可及的神秘面紗,進入尋常百姓家庭,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車輛內裝置了各種各樣的電氣裝置和電器產品,這些電器裝置消耗的電能都是依靠車輛的發電機來提供,這樣不僅增加了車輛的耗油量和使用費用,而且浪費了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振動產生的機械能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從而實現節能環保的壓電式發電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壓電式發電裝置,包括若干個基板和設置在基板表面上的壓電陶瓷片,其特征是,還包括壓板、壓塊、彈簧、活塞桿、活塞筒和筒形外殼;所述彈簧、活塞桿和活塞筒相互連接,所述筒形外殼套裝在彈簧外側,其上端與活塞桿相連接,所述基板一端固定在筒形外殼內壁上,所述基板的壓電陶瓷片一側還設有一端與基板固定一端固定的壓板,所述壓板對應基板一側的表面上設置有壓塊,所述壓塊對應于壓電陶瓷片的中部,所述基板和壓板的另一端位于彈簧間隙內;所述壓電陶瓷片并聯連接或串聯連接。
所述活塞桿上端連接有固定件,所述活塞筒下端連接有軸瓦蓋,用于將壓電式發電裝置固定在汽車車輛的車體與車橋之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結構后,將汽車行駛過程中的振動產生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存儲到蓄電池,以便為車輛上的電氣裝置和電器產品提供工作電源,不僅結構簡單,而且降低了車輛使用費用,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板、2壓電陶瓷片、3壓板、4壓塊、5彈簧、6活塞桿、7活塞筒、8筒形外殼、9固定件、10軸瓦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壓電式發電裝置,包括若干個基板1、設置在基板表面上的壓電陶瓷片2、壓板3、壓塊4、彈簧5、活塞桿6、活塞筒7和筒形外殼8;所述彈簧5、活塞桿6和活塞筒7相互連接,所述筒形外殼8套裝在彈簧5外側,其上端與活塞桿6相連接,所述基板1一端固定在筒形外殼8內壁上,所述基板1的壓電陶瓷片一側還設有一端與基板固定一端固定的壓板3,所述壓板3對應基板一側的表面上設置有壓塊4,所述壓塊4對應于壓電陶瓷片2的中部,所述基板1和壓板3的另一端位于彈簧5間隙內;所述壓電陶瓷片2并聯連接或串聯連接。
所述活塞桿6上端連接有固定件9,所述活塞筒下端連接有軸瓦蓋10,用于將該壓電式發電裝置固定在汽車車輛的車體與車橋之間,當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汽車車體的震動使該壓電式發電裝置的彈簧處于壓縮伸張的往復變換過程,彈簧的壓縮過程中使壓板壓向基板,導致壓塊撞擊壓電陶瓷片進行能量轉化,從而將汽車行駛過程中的振動產生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存儲到蓄電池,以便為車輛上的電氣裝置和電器產品提供工作電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智瑞,未經張智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268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