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穿心蓮的種植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82145.1 | 申請日: | 2011-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27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25 |
| 發明(設計)人: | 鄧喬華;黃勇;李楚源;王德勤;徐友陽;蔡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朱建新;逯長明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穿心蓮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物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是穿心蓮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穿心蓮為爵床科植物穿心蓮[Andrographis?paniculata(Burm.f.)Nees],以全草或葉入藥,是中醫臨床應用較多的藥材,也是許多中成藥的重要原料,制劑有穿心蓮片、穿心蓮內酯片、亞硫酸鈉穿心蓮內酯注射液等。
穿心蓮為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花期8~9月,果期10月。穿心蓮喜溫暖濕潤氣候,怕干旱,如果長時間干旱不澆水,則生長緩慢,葉子狹小,早開花,影響產量。植株生長最適溫度25~30℃,溫度27℃左右有足夠的雨水時植株生長迅速,枝葉繁茂;當氣溫下降15~20℃,生長緩慢,只開花不結實或不能開花;當降至7~8℃時,生長停止,葉片變成紫紅色;遇到霜凍或低溫期較長時,植株全部枯死;冬季遇輕霜時間短的年份,僅枝條枯萎,第二年春可重新抽芽。
穿心蓮現有常用的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一般用育苗移栽方法種植,長江以南也可露地直播。一般4~5月播種,留種地宜于3月初播種,氣溫較低的地區要適當提早播種并用加溫方法育苗。
穿心蓮多采用當年種植當年采收的種植模式,一般要適當早播來延長生育期。穿心蓮生長過程中怕旱,不耐強光照射,尤其是苗期受強陽光暴曬,葉片易灼傷而生長不良,產量低,質量差。在生產上采用搭遮陽網的方式防暴曬,不僅費工費時,而且投資較大,經濟效益低,不利于大面積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不足,提出一種穿心蓮的種植方法,可在超過35℃高溫下生長,且節約成本。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穿心蓮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①、選用穿心蓮種子籽粒飽滿,千粒重在0.93g以上,40~50℃下浸泡24~30小時;育種苗至10~15cm;
②、做寬1.3~1.5m,高15~20cm的畦,在畦兩側點種玉米,每穴1~2粒,株距20~25cm;
③、步驟①穿心蓮幼苗移栽在畦中央處,每穴栽苗1~2株,株距為20~30cm,澆一次定根水;
④、對步驟③的穿心蓮和玉米的間種,進行田間管理,至穿心蓮長至離地面3~5cm處割取地上部分。
優選的,步驟③穿心蓮的移栽為陰天、下雨天或傍晚開穴移栽。
優選的,步驟②玉米為生育150~200天的品種。
優選的,步驟③的穿心蓮用量為2.0~2.5kg/667m2。
優選的,步驟②玉米播種早于步驟③穿心蓮移栽30~40天。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采用穿心蓮與玉米的套作方式,來種植穿心蓮,能充分的發揮高稈玉米與矮稈穿心蓮生長空間和時間的優勢,高稈的玉米在穿心蓮生長期,尤其是苗期遮陽的作用,發揮了高稈玉米早播遮陰的優勢,很好的運用光、熱、水、氣等自然資源。玉米和穿心蓮搭配,能有效的減少穿心蓮移栽后光照強度,防止陽光灼傷穿心蓮,促進穿心蓮生長;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有利于保存土壤濕潤;還能減少病蟲草害的發生,提高經濟效益。
穿心蓮與玉米套作的優點:
1、遮陰護苗:當移栽地的春玉米長至1米多時,套種穿心蓮,玉米的稈和葉可為穿心蓮移栽苗遮陰,解決了穿心移栽苗怕高溫曝曬(穿心蓮苗超過35℃,烈日暴曬,出現灼苗現象)的問題。
2、錯開生長期:7-8月穿心蓮進入生長盛期時,玉米采收了,不影響穿心蓮的生長(穿心蓮在過度蔭蔽的條件下生長,植株高而纖弱,開花結果較遲)。
3、成本低:有玉米為穿心蓮移栽苗遮陰,減少人工遮陽及澆灌費用。澆灌次數減少,松土的次數也可減少,從而減少了人工費用。
4、增加收益:穿心蓮與玉米套種,增加了玉米的收益(約500元/畝),穿心蓮還保質保量。
本發明套作方式的機理如下:
1、穿心蓮與玉米套作能夠取代遮陽網的作用
穿心蓮的生長特性是喜溫、喜光、怕干旱、怕強光,尤其是苗期遇高溫和強光照,穿心蓮幼苗極易死苗。以往多以覆蓋遮陽網的方式來防止強光照射至幼苗死亡,成本高而且費時費力,嚴重限制了穿心蓮藥材的大面積種植。通過穿心蓮玉米套種能很好的解決苗期強光照射至幼苗死亡的問題,同時還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2、穿心蓮玉米套作與其他套作模式利用光照的差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未經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21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