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表面具有改性親水結構的醫用硅橡膠及制備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82027.0 | 申請日: | 2011-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76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尹玉姬;張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J7/12 | 分類號: | C08J7/12;C08L83/04;A61L31/06;A61L31/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王小靜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表面 具有 改性 結構 醫用 硅橡膠 制備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表面具有改性親水結構的醫用硅橡膠及制備與應用,屬于醫用硅橡膠材料改性技術。
背景技術
青光眼是位列全球第二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我國是世界上患青光眼人口最多的國家,而青光眼也是我國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目前,青光眼閥植入術是世界上比較先進的治療各種青光眼的方法,特別是對于治療難治愈性青光眼意義重大。青光眼閥植入術的主要原理就是在患者眼內植入一個引流裝置從而導出房水,降低眼內壓[DeCroos?FC,Ahmad?S,Kondo?Y,et?al.Expanded?polytetrafluoroethylene?membrane?alters?tissue?response?to?implanted?Ahmed?glaucoma?valve(聚四氟乙烯膜的擴展對組織與Ahmed青光眼植入閥之間反應的影響)Current?Eye?Research,2009,34(7):562-567]。
現代房水引流裝置在結構上的共同特征是:一條柔韌的硅膠管和一個位于眼球赤道部的引流盤[孟娜,任百超.青光眼房水引流裝置的研究進展.國際眼科雜志,2005,5(4):715-718]。此裝置的硅膠管和引流盤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醫用硅橡膠,即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生物彈性體。硅橡膠具有耐熱、耐寒、無毒、耐生物老化、生理惰性、對人體組織反應極小、植入人體組織后不引起異物反應、對周圍組織不引發炎癥及較好的物理機械性能等優點[張承焱.硅橡膠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有機硅材料,2002,16(6):14-17]。但由于硅橡膠分子呈螺旋性,主鏈的硅氧鍵極性降低或抵消,非極性的R基處于螺旋結構的外側,使整個分子極性很低,表現出極強的疏水性,導致植入后與機體的親合力較差[Erlich?MA,Parhiscar?A.Nasal?dorsal?augmentation?with?silicone?implants(硅橡膠材質的鼻梁填充物)Facial?plastic?surgery,2003,19(4):325-330]。因此,硅橡膠制品在植入人體后仍會出現輕微的炎癥反應,甚至在臨床應用中會引發很多并發癥,如作為治療青光眼的植入裝置,術后幾年即在引流盤周圍形成過厚的纖維包囊,使引流作用喪失[Kaluzny?JJ,Jozwicki?W,Wisniewska?H.Histological?biocompatibility?of?new,non-absorbable?glaucoma?deep?sclerectomy?implant(新型非吸收性治療青光眼用鞏膜深入植入裝置的組織生物相容性研究)journal?of?biomedical?materials?research?part?b-applied?biomaterials,2007,81(2):403-409]。美國三種主要上市的房水引流裝置植入后2年的成功率約為75%,此后植入失敗率以每年10%左右的百分比發展,植入5年后的成功率只有約50%[Hong?CH,Arosemena?A,Zurakowski?D,et?al.Glaucoma?drainage?devices:a?systematic?literature?review?and?current?controversies(治療青光眼用的導流裝置:系統性綜述和目前的一些問題)survey?of?ophthalmology,2005,50(1):48-6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20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納米流體電池
- 下一篇:S-淫羊藿素化合物、合成方法及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