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制造結構元件的方法和具有結構元件的半導體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81238.2 | 申請日: | 2011-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22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M.珀爾茲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飛凌科技奧地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06 | 分類號: | H01L29/06;H01L29/423;H01L21/336;H01L21/2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胡莉莉;盧江 |
| 地址: | 奧地利*** | 國省代碼: | 奧地利;AT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制造 結構 元件 方法 具有 半導體器件 | ||
1.一種用于在半導體本體的表面上制造結構元件的方法,其具有如下特征:
-?提供具有表面(11)的半導體本體(10),
-?在表面(11)處產生凹進部(12),其中凹進部(12)從半導體本體(10)的表面(11)在垂直于表面(11)的方向上延伸到半導體本體(10)中,其中凹進部(12)具有底部(13)和至少一個側壁(14),
-?在表面(11)上和在凹進部(12)中產生第一輔助層(15),使得第一輔助層(15)在凹進部(12)上方構造槽(16),其中槽(16)具有槽底部(17)和至少一個槽側壁(18),所述至少一個槽側壁(18)對于半導體本體(10)的表面(11)有在20°到80°的范圍中的角度α,
-?在槽(16)內部在槽底部(17)處和在至少一個槽側壁(18)處產生第二輔助層(20),其中第一輔助層(15)和第二輔助層(20)在相同的表面水平上構造共同的表面(21)并且其中第二輔助層(20)由不同于第一輔助層(15)的材料制造,以及
-?選擇性地將第一輔助層(15)的未被第二輔助層(20)覆蓋的區域去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輔助層(15)通過HDP工藝來產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產生第一輔助層(15)之前,在半導體本體(10)的表面(11)上和在凹進部(12)中產生相關聯的保護層(25)。
4.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輔助層(20)通過將其他材料沉積在槽(16)中來產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輔助層(20)完全填充槽(16)。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過CMP方法制造第一和第二輔助層(15,20)的共同的表面(21)。
7.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選擇性地去除第一輔助層(15)的未被第二輔助層(20)覆蓋的區域之后將第二輔助層(20)從槽(16)中去除。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半導體本體(10)中產生溝道(30)期間進行第二輔助層(20)的去除。
9.一種半導體器件,其具有:
-?具有表面(11)的半導體本體(10),
-?在半導體本體(10)中的凹進部(12),其中凹進部(12)從半導體本體(10)的表面(11)在垂直于表面(11)的方向上延伸到半導體本體(10)中,并且其中凹進部(12)具有底部(13)和至少一個側壁(14),
-?在半導體本體(10)的表面(11)上和在凹進部(12)中的層(15),其中所述層(15)在凹進部(12)上方構造槽(16),所述槽(16)具有槽底部(17)和至少一個槽側壁(18),其中至少一個槽側壁(18)對于半導體本體(10)的表面(11)有在20°到80°的范圍中的角度α,
-?其中所述層(15)具有從槽邊界(23)出發朝著半導體本體(10)的表面(11)延伸的至少一個邊界(22)。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半導體器件,其中,所述層(15)從凹進部(12)的側壁(14)出發到在50nm直至150nm的范圍中的線段x上方覆蓋半導體本體(10)的表面(11)。
11.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半導體器件,其中,在半導體本體(10)中構造溝道(30),所述溝道(30)具有從所述層(15)的邊界(22)出發延伸到半導體本體(10)中的至少一個溝道側壁(4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飛凌科技奧地利有限公司,未經英飛凌科技奧地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123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揚聲器單元
- 下一篇:一種手機登錄認證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