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萬能軋機立輥受力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80704.5 | 申請日: | 2011-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31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9 |
| 發明(設計)人: | 姜義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1/00 | 分類號: | B21B3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孫春玲 |
| 地址: | 300409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萬能 軋機 立輥受力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萬能軋機,尤其是涉及萬能軋機立輥受力結構。
背景技術
由于H型鋼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在工業建筑和民用建筑上獲得了廣泛的應用。H 型鋼具有平行的腿部,便于機械加工和安裝,既美觀大方又省工省料。H型鋼用在建筑上 能使構件重量減輕30%,用在橋梁上能減輕重量15%,在許多國家都用H型鋼代替了原 來有斜度的工字鋼。伴隨著H型鋼在各項領域的廣泛應用,H型鋼軋機也在逐漸發展完善, 由原來的牌坊式萬能軋機發展到現在的連接板式萬能軋機、短應力線萬能軋機、帶預應 力的UC萬能軋機,這些軋機較以往的萬能軋機具有更高的剛度,能軋制力學性能更好, 更經濟的輕薄型H型鋼,也正因為如此這些萬能軋機在各個國家被廣泛的使用開來,已 逐漸取代了老式的牌坊式萬能軋機。
短應力線萬能軋機是現在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高剛度萬能軋機,立輥是萬能軋機的重 要組成部件,它對稱布置在軋機兩側,它所受的軋制力約為水平輥軋制力的一半,立輥 的受力狀態及其相關件受力后產生的彈性變形對產品精度的影響同樣非常重要,在傳統 的萬能軋機上(圖1),立輥7在軋制時,軋制力首先通過側壓螺絲傳遞給側壓螺母,側 壓螺母再將軋制力傳遞給側壓橫梁2,側壓橫梁2通過螺栓(本圖中為液壓螺栓8)將其 與支架1、窗口橫梁5連接起來。從圖1中可以看出,立輥7所受的軋制力最終作用在窗 口橫梁5上,由于立輥7對稱布置,窗口橫梁5受力后變形,這種結構立輥在受軋制力 時窗口變形較大,導致立輥的剛度降低,H型鋼的腰高得不到精確的控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既能減小窗口變形、增強立輥剛度, 又能精確控制H型鋼腰高的萬能軋機立輥受力結構。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萬能軋機立輥受力結構,包括左右支架、側壓橫梁、窗口橫 梁和立輥,所述立輥與側壓橫梁相連,所述側壓橫梁通過第一螺柱與支架相連,所述左 右支架通過第二螺柱和其中間窗口橫梁相連。
所述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的直徑相同。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既能減小窗口變形、增強立 輥剛度,又能精確控制H型鋼腰高,滿足等強度設計理念。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萬能軋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支架????????2、側壓橫梁????3、第一螺柱
4、鎖緊螺母????5、窗口橫梁????6、第二螺柱
7、立輥????????8、液壓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發明萬能軋機立輥受力結構,包括左右支架1、側壓橫梁2、窗口橫 梁5和立輥7,立輥7通過側壓螺絲、側壓螺母與側壓橫梁2相連,側壓橫梁2通過第一 螺柱3與支架1相連,左右支架1通過第二螺柱6和其中間窗口橫梁5相連,第一螺柱3 和第二螺柱6分別通過鎖緊螺母4鎖緊。
本發明立輥7受力如圖2所示,立輥7的軋制力首先通過側壓螺絲、側壓螺母作用 在側壓橫梁2上,側壓橫梁2通過第一螺柱3與支架1相連,這樣,立輥7軋制力傳遞 到支架1上,最后,通過第二螺柱6將左右支架1和其中間窗口橫梁5連接起來,由于 立輥7左右對稱,立輥7的軋制力最后都由第二螺柱6承受,這種結構將窗口的拉伸變 形轉化成螺柱的拉伸變形,其變形明顯減小,同時由于第一螺柱3和第二螺柱6承受相 同的軋制力,并且其直徑相同,所以這種結構滿足等強度設計理念。
以上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 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發明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發明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 均應仍歸屬于本發明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070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門框校直裝置
- 下一篇:適用于高磁感取向硅鋼的冷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