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筒倉柔性滑??古な┕ぱb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79119.3 | 申請日: | 2011-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442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亮;侯福剛;蔡桂榮;劉慧;劉瑞勃;曾思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建筑安裝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煤第七十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11/22 | 分類號: | E04G11/2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陳其霞 |
| 地址: | 056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筒倉 柔性 滑模抗扭 施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筒倉技術領域,確切地說是一種筒倉柔性滑??古な┕ぱb置。
技術背景
滑模施工技術是鋼筋混凝土倉壁和簡體結構施工中機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安全作業有保障、綜合效益顯著的一種施工方法?;J┕ぱb置包括提升架,操作平臺,內、外模板,在倉體滑升過程中由于千斤頂的受力不均、混凝土的凝固時間不一致,內、外模板各處的傾斜度不一致等原因很容易使倉體滑升發生扭轉,從而影響滑模施工的正常進行。目前常見的糾偏、糾扭方法有:①平臺傾斜法;②導向糾偏控制法;③頂輪糾偏控制法;④外力法;⑤雙千斤頂法;⑥變位糾偏器糾正法;⑦剪刀撐糾扭法。這些方法均是在發生偏差后采取的措施,使倉壁內部豎向鋼筋和壁柱的外觀形成“S”狀分布,不僅對建筑物的質量有一定的影響,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給人們提供一種不僅可有效地解決大直徑筒倉柔性滑模施工中易扭轉、糾扭難的技術難題,提高筒倉外壁的觀感質量,增強建筑物的結構安全性,而且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筒倉柔性滑??古な┕ぱb置。
本發明包括提升架,操作平臺,模板以及用于柔性滑模抗扭的組合抗扭柱,其特征在于:沿筒倉倉壁一周均勻排布的組合抗扭柱包括支承桿和連接桿,三根支承桿排布成正三角形,三根支承桿間由三根連接桿焊接成正三角形格構柱。
連接桿的間距為350-400mm。
連接桿采用直徑至少為20mm的鋼筋制成。
本發明的效果
1、本發明由于沿筒倉倉壁一周均勻排布有組合抗扭柱,因此可有效地解決大直徑筒倉柔性滑模施工中易扭轉、糾扭難的技術難題,提高筒倉外壁的觀感質量,增強建筑物的結構安全性。
2、本發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滑模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參見圖1~2,本發明包括提升架1,操作平臺2,模板3以及用于柔性滑模抗扭的組合抗扭柱4,沿筒倉倉壁一周均勻排布的組合抗扭柱4包括支承桿5和連接桿6,三根支承桿排布成正三角形,三根支承桿間由三根連接桿焊接成正三角形格構柱。
連接桿的間距為350~400mm。連接桿采用直徑至少為20mm的鋼筋制成。
具體實施時,先在倉壁位置放出筒壁邊線,綁扎首段豎向鋼筋和模板高度范圍內的水平鋼筋并驗收。超過模板高度的水平鋼筋和首段以后的豎向鋼筋,在模板滑升后,隨滑隨綁。
模板與圍圈間采用8號鐵絲連接。上圍圈距模板上口的距離為240mm,不超過250mm。模板下口與開字架底平齊。安裝模板前模板表面應涂刷隔離劑,然后按先內后外的順序安裝。模板錐度為內模0.5%,外模0.3%。
將圍圈按先內后外、先上后下的順序與提升架立柱鎖緊固定,并將圍圈連成整體。安裝圍圈時,要隨時校核提升架的水平、垂直和中心位置,并檢查內、外圍圈的間距。
根據滑模設計方案,將提升架按型號安裝在設計位置。安放提升架時,要使各提升架都在同一水平面上,安裝時用水平尺和線錘等儀器檢查其水平度、垂直度(包括平面內、平面外)及其中心位置,然后臨時進行支撐固定。按筒倉的中心線對稱安裝,并且均沿筒倉半徑方向安裝。
操作平臺系統由內、外操作平臺、吊腳手架組成,內、外吊腳手架應待滑升起步后跟隨安掛。
千斤頂采用GYD-60滾珠式千斤頂,支承桿采用埋入式支承桿,采用鋼管,設在墻壁中心處,并用鉛錘找正;同一高度上千斤頂的支承桿的接頭率不得大于25%,兩相鄰接頭高差不應小于1m。
支承桿安裝和接長時,要求與千斤頂同心及垂直,其偏差不大于0.5mm。支承桿接長采用鋼管內加焊2根長度200mm直徑為8mm短鋼筋進行加固,然后用電焊將45度的坡口處焊滿,后用手持砂輪機打磨掉多余的焊肉,并磨圓滑,以便于千斤頂通過。當接頭滑過千斤頂后,再將接頭部位圍焊牢固。
滑模液壓系統安裝完畢,應進行試運行(在千斤頂內插入支承桿前),檢查全系統內有無滲油、漏油現象,千斤頂是否同步爬升。同時對部分機械檢查供電系統的負荷情況。經試運行,全部正常后才能插入支承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建筑安裝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煤第七十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煤建筑安裝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煤第七十二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911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抗諧振張力傳感機構
- 下一篇:測量電容器電容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