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疣梭子蟹立體化池塘養殖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78501.2 | 申請日: | 2011-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67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母昌考;王春琳;徐永健;伊祥華;韓昌茂;宋微微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寧波奧圣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曉明 |
| 地址: | 31521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梭子蟹 立體化 池塘 養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三疣梭子蟹養殖技術,具體涉及三疣梭子蟹立體化池塘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三疣梭子蟹養殖包括灘涂圍欄養殖、籠養和池塘養殖,池塘養殖的養殖池可以建在室外,也可以建在室內,養殖池可以為土池,也可以為水泥池,土池的池底為泥質池底,水泥池的池底為水泥池底。養殖過程包括養前整治、飼料投喂、增氧、換水、清污和病害防治等。如公開號為CN101790965,名稱為三疣梭子蟹的人工養殖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就公開了在池底為泥質地的土池養殖三疣梭子蟹的方法,該方法通過隨氣溫升高換水量增大的調控,復合微生物活菌劑調控水質,投喂的飼料隨體重增大而降低,池底設置防殘片利于隱蔽和防止互相殘殺技術,達到提高成活率、提高產量的目的。該方法中防殘片雖然可以使三疣梭子蟹隱蔽和減少互相殘殺,但防殘片較貴,養殖成本較高,且不能從根本上避免個體間的互相殘殺,養殖成活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池塘養殖成活率和養殖效益的三疣梭子蟹立體化養殖方法,該方法是三疣梭子蟹養殖向工廠化發展中的一種過渡形式,具有產值高,成本較低,能充分利用水體和土地等優點。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三疣梭子蟹立體化池塘養殖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在泥質池底或水泥池底的養殖池中,池底1/3-2/3表面上鋪有10-20厘米厚度的細沙層,泥質池底與細沙層之間設置有塑料膜;
2、養殖池水深0.5-2米,養殖池的中上層水體中設有一層有蓋的網格式養殖筐,所述網格式養殖筐的長、寬和高為25-40厘米,該網格式養殖筐內設有長、寬和高為10-15厘米的隱蔽室,所述隱蔽室內盛有10-15厘米厚度的細沙,養殖池中散養2或3期的蟹苗,蟹苗散養密度為1500-2000只/畝,所述網格式養殖筐內單養有5-10克重的蟹苗;
3、所述養殖池上設有遮陰棚。
該養殖池的養殖用水為海水經過沉淀和過濾后的過濾海水。養殖用水經過沙濾處理之后,水質清澈,養成品質量較高。
養殖前池塘整治,養殖過程中飼料投喂、增氧、換水、清污和病害防治等按常規方法進行管理,在此不作具體說明。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三疣梭子蟹立體化池塘養殖方法,通過在池底局部鋪設10-20厘米厚度的細沙層,可以讓三疣梭子蟹較好隱蔽,減少互相殘殺,水泥池底上細沙層可長期使用,泥質池底上先覆蓋塑料膜再鋪細沙,可達到長期使用的目的,這樣成本比防殘片低,又不會被泥質覆蓋,防互相殘殺效果較好;養殖池的上層水體設有養殖筐,養殖池內散養與養殖筐單養結合,養殖池水體利用率較高,畝產較高,養殖效益提高。養殖池上設有遮陰棚,可以防止陽光暴曬和暴雨襲擊,起到降溫、遮光和防止鹽度驟變的作用,使三疣梭子蟹生存環境穩定。因此本發明是一種隱蔽效果較好,可長期使用,養殖成本較低,養殖效益較高的三疣梭子蟹立體化的養殖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三疣梭子蟹立體化池塘養殖方法,該養殖池為室內水泥池,池底為水泥池底,先在水泥池底1/3-2/3表面上鋪設10-20厘米厚度的細沙,在養前曬池、消毒等池塘整治,然后放入經過沙濾池過濾的潔凈海水,水深1.0-1.5米,該養殖池的養殖用水為海水經過沉淀和過濾后的過濾海水,養殖池上設有遮陰棚,養殖池的中上層水體中設有一層長、寬和高為25厘米的有蓋的網格式養殖筐,該網格式養殖筐內設有長、寬和高為10厘米的隱蔽室,隱蔽室內盛有10厘米厚度的細沙,養殖池中散養2或3期的蟹苗,蟹苗散養密度為1500-2000只/畝,網格式養殖筐內單養有10-15克重的蟹苗;養殖過程中需定時飼料投喂、合理增氧、定期換水,及時病害防治管理。養成后,散養部分成活率達15-20%,畝產150kg左右;養殖筐內成活率達到70%,畝產達到400kg左右;因此采用立體化養殖,池塘畝產量可達550kg/畝。
實施例2、三疣梭子蟹立體化池塘養殖方法,該養殖池為室外土池,池底為泥質池底,先在泥質池底上覆蓋塑料膜,再在塑料膜上鋪設10-20厘米厚度的細沙,在養前進行曬池、消毒等池塘整治,然后放入潔凈海水,水深0.5-2米,該養殖池的養殖用水為海水經過沉淀和過濾后的過濾海水,養殖池上設有遮陰大棚,養殖池的中上層水體中設有長、寬和高為30-40厘米的有蓋的網格式養殖筐,該網格式養殖筐內設有長、寬和高為15厘米的隱蔽室,隱蔽室內盛有15厘米厚度的細沙,養殖池中散養2或3期的蟹苗,蟹苗散養密度為1500-2000只/畝,網格式養殖筐內養殖單有10-15克重的蟹苗;養殖過程中需定時飼料投喂、合理增氧、定期換水,及時病害防治管理。養成后,散養部分成活率達11-16%畝產110kg左右,養殖筐內成活率達到60%以上,畝產達到350kg左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大學,未經寧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85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