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載重輪胎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76881.6 | 申請日: | 2011-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84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04 |
| 發明(設計)人: | 轟大輔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C11/04 | 分類號: | B60C11/04;B60C11/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軼;李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載重 輪胎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載重輪胎,尤其涉及提高耐夾石性能的載重輪胎。
背景技術
近年來,伴隨道路網的標準化、車輛高性能化的發展,卡車、客車等所使用的載重輪胎大多使用如下的輪胎,即,使用在胎面部設有沿輪胎周向延伸的多條周向主溝的條狀花紋來提高高速行駛性能,并且上述周向主溝采用鋸齒狀溝來提高牽引性和制動性。
但是,在利用這種載重輪胎行駛于碎石道路等非鋪裝道路的情況下,容易在上述周向主溝內產生夾石,并且如果在產生該夾石的狀態下使輪胎行駛,則有可能損傷溝底而造成輪胎破損。尤其是上述夾石容易在接地壓較高的輪胎赤道面側的周向主溝內產生,并且存在易在鋸齒狀溝內鋸齒狀的彎曲部分產生的傾向。
以往,作為抑制這樣的夾石的技術,公知有如下的技術,即,例如如圖10所示,將周向主溝a兩側的溝壁b分別做成由溝底側壁部b1和踏面側壁部b2形成的兩階錐狀溝,其中,溝底側壁部b1從溝底c以陡傾斜率延伸,踏面側壁部b2從該溝底側壁部b1以緩傾斜率延伸至胎面踏面Ts(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
然而,在這樣的兩階錐狀溝的情況下,由于胎面部的橡膠體積減少了踏面側壁部b2緩傾斜的部分的量,所以存在輪胎的磨損壽命縮短這樣的問題。此外,特別是為了抑制鋸齒狀溝的彎曲部分中的夾石,而必需將上述踏面側壁部b2相對于胎面踏面Ts的法線的角度θ設定得較大例如在40°以上,但這種情況下,會造成橡膠體積進一步的減少,所以磨損壽命的降低成為更大的問題。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5421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8-296795號公報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載重輪胎,以將由胎面橡膠體積引起的磨損壽命的降低抑制到最小限度,并且能夠有效地抑制周向主溝采用鋸齒狀溝時產生夾石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申請的技術方案1的發明,在胎面部具有以鋸齒狀沿輪胎周向延伸的鋸齒狀主溝,該載重輪胎的特征在于,
上述鋸齒狀主溝的兩側的溝壁分別將溝壁向溝寬度中心側凸出的凸角側彎曲點和溝壁向溝寬度中心側凹入的凹角側彎曲點交替地反復以鋸齒狀延伸,并且一方的溝壁的凸角側彎曲點與另一方的溝壁的凹角側彎曲點相互對置地形成對,
上述鋸齒狀主溝包括配置在輪胎赤道面上或輪胎赤道面的兩側的內鋸齒狀主溝,并且
該內鋸齒狀主溝,在兩側的溝壁上在包括上述凸角側彎曲點的凸角側彎曲部設有凸角側錐面部,該凸角側錐面部是用斜面將溝壁與胎面踏面相交的拐角部切掉所形成的,并且在包括上述凹角側彎曲點的凹角側彎曲部設有凹角側錐面部,該凹角側錐面部是用斜面將溝壁與胎面踏面相交的拐角部切掉所形成的,而且
上述凸角側錐面部的輪胎周向長度La與上述凹角側錐面部的輪胎周向長度Lb不同。
此外,技術方案2的發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凸角側錐面部的輪胎周向長度La小于上述凹角側錐面部的輪胎周向長度Lb。
此外,技術方案3的發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凸角側錐面部的自胎面踏面起的錐部深度H在上述凸角側的彎曲點的位置為最大,并且該錐部深度H隨著從上述凸角側的彎曲點離開而逐漸減小。
此外,技術方案4的發明,其特征在于,上述胎面部具有從兩側的溝壁的上述凸角側彎曲點開始延伸的刀槽花紋。
此外,技術方案5的發明,其特征在于,上述鋸齒狀主溝在上述內鋸齒狀主溝的輪胎軸向外側包括外鋸齒狀主溝,
該外鋸齒狀主溝,在一方的溝壁上在包括上述凸角側彎曲點的凸角側彎曲部設有凸角側錐面部,該凸角側錐面部是用斜面將溝壁與胎面踏面相交的拐角部切掉所形成的,并且在包括上述凹角側彎曲點的凹角側彎曲部設有凹角側錐面部,該凹角側錐面部是用斜面將溝壁與胎面踏面相交的拐角部切掉所形成的,并且,
在另一方的溝壁上,在凸角側彎曲部設有凸角側錐面部,并且在凹角側彎曲部不設置凹角側錐面部。
此外,技術方案6的發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鋸齒狀主溝的上述另一方的溝壁配置在輪胎軸向內側。
此外,技術方案7的發明,其特征在于,上述胎面部在上述另一方的溝壁上具有切口,該切口從在凹角側彎曲點和與該凹角側彎曲點在輪胎周向兩側相鄰的凸角側彎曲點之間延伸的兩側的直線溝部中的一方的直線溝部延伸。
此外,技術方案8的發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內鋸齒狀主溝的兩側的溝壁包括溝底側壁部和踏面側壁部,其中,上述溝底側壁部從溝底延伸至溝深度DA的20~50%的位置,上述踏面側壁部與該溝底側壁部連接且相對于胎面踏面的法線的角度比該溝底側壁部的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未經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688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扭矩箍的導管配件
- 下一篇:防護罩和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