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黃芩毛狀根生產黃芩苷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76345.6 | 申請日: | 2011-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114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齊香君;李雅;張雯;郭樂康;陳秀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H17/07 | 分類號: | C07H17/07;C07H1/08;A01H4/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陸萬壽 |
| 地址: | 710021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黃芩 毛狀根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黃芩苷的人工培育及生產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利用黃芩毛狀根生產黃芩苷的方法。
背景技術
黃芩苷為黃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評價黃芩質量重要的指標之一。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芩苷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及抗氧化、免疫調節、抗炎、抗菌與抗腫瘤作用,特別是近年國際上關于黃芩苷在抗HIV方面的研究,使得黃芩苷的產品開發呈上升之勢。隨著對黃芩苷研究的深入,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利用生物技術生產黃芩苷,保護黃芩野生資源,滿足市場需求具有廣闊的前景。研究表明黃芩屬黃芩毛狀根可以有效合成黃芩苷等藥用成分。進行黃芩毛狀根離體培養生產次生代謝產物黃芩苷,是黃芩苷產品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利用黃芩毛狀根生產黃芩苷的方法,提高黃芩毛狀根的生物生成量,經過提取之后獲得高純度的黃芩苷,為藥用成分黃芩苷工業化生產提供新技術。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利用黃芩毛狀根生產黃芩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5~8g/L的接種量,將黃芩毛狀根接種到種子培養基,110r/min、25~28℃避光培養15~40d,獲得黃芩毛狀根種子;所述的種子培養基為添加30~50g/L葡萄糖或蔗糖、0~0.3mmol/L苯丙氨酸的MS培養液;
再按照5~10g/L接種量,將毛狀根種子接種于發酵培養基,110r/min、20~28℃避光培養20~30d,收獲黃芩毛狀根;所述的發酵培養基為添加0.4~0.7mmol/L苯丙氨酸、50~70g/L蔗糖或葡萄糖的MS培養液;
2)將收獲的黃芩毛狀根加入到其質量10~20倍的水中,煎煮90~120min,過濾收集濾液并濃縮,然后調節其pH為1.5~2.0,60~80℃保溫30min,靜置后過濾;
將沉淀物用水溶解并調節pH為6.5~7.0,再添加1~3倍體積的乙醇,過濾收集濾液并調節pH為7.5~8.5,靜置后過濾;
將濾液調pH為1.5~2.0,60~80℃保溫30min,靜置,過濾,乙醇洗滌沉淀物,干燥后得到黃芩苷。
所述的黃芩毛狀根種子培養級數由發酵培養的規模確定,分為兩級培養:
按照5~8g/L的接種量,將黃芩毛狀根接種到種子一級培養基,110r/min、25~28℃避光培養15~20d,獲得黃芩毛狀根一級種子;按照5~10g/L的接種量,將黃芩毛狀根一級種子接種到種子二級培養基,110r/min、25~28℃避光培養15~18d獲得毛狀根二級種子;
所述的種子一級培養基為添加30~50g/L葡萄糖或蔗糖的MS培養液,種子二級培養基為添加30~50g/L葡萄糖或蔗糖、0.1~0.3mmol/L苯丙氨酸的MS培養液。
所述的毛狀根種子接種于發酵培養基之后,在前18~22d在26~28℃培養,在后2~12d在20~22℃培養。
所述的將黃芩毛狀根煎煮之后的濾液濃縮1/3~2/3。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本發明公開的黃芩毛狀根生產黃芩苷的工藝,首先通過培養條件的優化,尤其是有利于黃芩苷生長的前體苯丙氨酸的添加和碳源的改善,大大的提高了黃芩次生代謝產物產量,且不受自然條件影響、不占用土地、產品質量可控,無農藥殘留;然后再通過堿提酸沉的提取工藝進行黃芩苷的提取,能夠獲得高產量、高純度的黃芩苷:黃芩苷提取率為15~18%,精制后黃芩苷純度為85~95%。
2、本發明公開的黃芩毛狀根生產黃芩苷的工藝,所得黃芩毛狀根黃芩苷的含量高達17.60~21.45%,顯著高于文獻報道的黃芩道地藥材(產地:河北承德)黃芩苷的最高含量12.05±1.73%,也顯著高于2010版藥典中藥用黃芩含黃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9.0%的規定。
3、本發明公開的黃芩毛狀根生產黃芩苷的工藝,由于其培養條件的改善,黃芩毛狀根生產周期較短(為50~68d/批),在工業生產中可操作性強,通過毛狀根生產黃芩苷產量為2.58kg/m3·月。
附圖說明
圖1是從黃芩毛狀根中提取黃芩苷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科技大學,未經陜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634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