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治療風濕痹痛引起的四肢麻木、筋骨疼痛的中草藥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276171.3 | 申請日: | 2011-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273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fā)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南川區(qū)瑞豐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1 | 分類號: | A61K36/81;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840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風濕 引起 四肢 麻木 筋骨 疼痛 中草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來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風濕痹痛引起的四肢麻木、筋骨疼痛的中草藥。
背景技術
目前在農(nóng)村中,特別是高寒山區(qū)的農(nóng)村,風濕病較為多見,最常見的是風濕痹痛引發(fā)的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該病的發(fā)病祖國醫(yī)學認為應責于四氣中的風寒暑濕侵入肌膚,由表入里,長期停滯于臟腑、經(jīng)絡中,導致氣血不能正常運行,經(jīng)絡受阻不通則癰。因中醫(yī)講,癰則不通,通則不癰。當今科技發(fā)達,藥品生產(chǎn)日益增大,品種繁多。但在實踐中,多數(shù)患者都認為效果不夠滿意,更為甚者,由于患者求治心切,有的醫(yī)家也采用一些化學藥物治療都有不同程度副作用。所以較多的患者還是采用中醫(yī)治療。在中醫(yī)傳統(tǒng)理論中治療宜采用活血行氣、痛經(jīng)活絡的藥物。可取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該病易于反復,對于本病患者很有望塵莫及的失望感覺。為此,在廣泛收集總結民間有效驗方的基礎上,認真在臨床實踐中開發(fā)了一種治療四肢麻木、筋骨疼痛的效果好的中草藥組合物。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提供一種治療四肢麻木、筋骨疼痛的中草藥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一種治療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該病病癥主要是實發(fā)癥狀的表現(xiàn),并非病名。考慮到在民間接收、可讀性)的中草藥,該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制成
獨活25-35份;秦艽25-35份;防風25-35份;麻黃10-15份;制馬前子10-15份;制乳香25-35份;制沒藥25-35份;羌活25-35份;木瓜25-35份;桂皮15-25份;牛膝25-35份;制杜仲25-35份;烏蛇根15-25份;牛奶樹10-15份;山豬朥25-35份;刺茄6-9份;南蛇藤根10-15份。
加水1800份,燒開后溫火煎煮20-30分鐘,過濾,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煎煮3次,將3次煎煮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分裝到瓶內(nèi),高溫滅菌,待用。熬藥的容器最好用陶器或砂鍋。該中藥服用時,取藥液250-300ml放入容器中,待微熱后服用,每日服用3次。
優(yōu)選的:所述的治療四肢麻木、筋骨疼痛的中草藥由以下重量配比藥物制成
獨活25-35份;秦艽25-35份;防風25-35份;麻黃10-15份;制馬前子10-15份;制乳香25-35份;制沒藥25-35份;羌活25-35份;木瓜25-35份;桂皮15-25份;牛膝25-35份;制杜仲25-35份;烏蛇根15-25份;牛奶樹10-15份;山豬朥25-35份;刺茄6-9份;南蛇藤根10-15份。
加水1800ml,燒開后溫火煎煮20-30分鐘,過濾,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煎煮3次,將3次煎煮的上清液混合均勻,高溫滅菌,備用。
?
本發(fā)明的配伍思想:此配方以獨活為君,以秦艽?防風為臣,以麻黃?制馬前子?制乳香?制沒藥為佐,以羌活?木瓜?桂皮?牛膝?制杜仲?烏蛇根?牛奶樹?山豬膀?刺茄?南蛇藤根為使。
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獨活:獨活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興安白芷、紫莖獨活、牛尾獨活、軟毛獨活以及五加科植物食用楤木等的根及根莖。性味與歸經(jīng):辛、苦,溫。入肺、脾、腎三經(jīng)。功能與主治:祛風勝濕、解表散寒。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痛、陰寒頭痛、面癱口喁。感冒惡寒、頭身疼痛。
秦艽:為龍膽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秦艽麻黃秦艽,粗莖秦艽或小秦艽的根。性味與歸經(jīng):味辛微寒,歸胃、肝、膽經(jīng)。功能與主治:祛風濕,舒筋通絡,清虛熱。用于風濕痹痛,關節(jié)拘攣,手足不遂,骨蒸潮熱,濕熱黃疸。
防風: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風的根。性味與歸經(jīng):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jīng);功能與主治: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風濕痹痛,破傷風。用于治外感風寒,頭痛,目眩,項強、風寒濕痹,骨節(jié)酸痛,四肢攣急,破傷風。
麻黃: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木賊麻黃的干燥草質莖。性味與歸經(jīng):辛苦溫。入心、肺、膀胱、大腸四經(jīng)。功能與主治:開腠發(fā)汗,平喘,利尿。用于傷寒表實無汗、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咳喘以及水腫等癥。
制馬前子:制馬前子的毒性較小。馬前子為常綠喬木植物馬錢或同科木質大藤本云南馬錢的干燥成熟種子。性味與歸經(jīng):苦、寒、有毒,歸肝、脾經(jīng)。功能與主治:通絡散結,消腫止痛。用于癰疽,跌打腫痛,風濕痹痛,拘攣麻木。?
制乳香:為乳香的炮制品。乳香為性味與歸經(jīng):辛苦溫。入心、脾二經(jīng)。功能與主治:調氣活血,定痛舒筋。治癰疽、跌打損傷、婦女血滯經(jīng)閉及產(chǎn)后血積腹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南川區(qū)瑞豐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未經(jīng)重慶市南川區(qū)瑞豐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617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