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活性碳柱層析和結晶技術提取純化梓醇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75524.8 | 申請日: | 2011-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084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明;王慧森;李更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7H17/04 | 分類號: | C07H17/04;C07H1/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4***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活性碳 層析 結晶 技術 提取 純化 方法 | ||
1.一種利用活性炭和結晶技術從中藥地黃的新鮮塊根中提取純化梓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藥材的前處理
取當年產鮮地黃塊根,凈選,除去非藥用部位、雜質及霉變品、蟲蛀品、灰屑等,水洗或漂除去泥沙,切薄片或小塊;
2)溶劑提取
在植物材料中拌入碳酸鈣或氫氧化鋇,以抑制酶的活性和中和植物酸,加入原料量4-5倍的乙醇,以3000~8000rpm轉速破碎提取,甩干機離心初步分離去植物破碎組織,過濾提取液,濃縮,干燥成干浸膏;
3)活性炭柱層析分離
上述提取步驟所獲得的產物加水溶解,過濾,通過已處理好的分離柱(顆粒狀活性炭于150℃加熱處理4.5小時后,再加蒸餾水浸泡1小時,除浮粉后用蒸餾水濕法裝柱),先以水洗脫至流出液近無色,并且糖反應試驗陰性(molish反應陰性)結合TLC檢查至梓醇出現為止,用75%乙醇溶液繼續洗脫至無梓醇檢出止,合并醇洗脫液,回收乙醇并濃縮,干燥成干浸膏;
4)硅膠柱層析分離
上述提取步驟所獲得的產物加甲醇或乙醇溶解,過濾,加適量柱層層析硅膠拌樣,干燥后,樣品加于層析柱的頂端,乙酸乙酯-乙醇(8∶2)洗脫,TLC檢測收集合并含梓醇的洗脫液,回收溶劑,殘渣60℃以下干燥;
5)結晶
上述提取步驟所獲得的產物,以丙酮-水(1∶1)為結晶溶劑,可以采用一次結晶(包括冷卻結晶、蒸發結晶、真空結晶、反應和鹽析結晶)、重結晶、分級結晶等技術,進行分批(間歇)操作或連續操作,再通過固一液分離、洗滌等操作,得到純度較高的梓醇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材的前處理:鮮地黃塊根在切片或小塊前可以削皮也可以不削皮,可以除去鮮地黃中部白色和淺黃色菊花心以外的部分也可以不去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除采用活性炭柱層析法之外,可以用溶劑提取法、硅膠柱層析法、結晶法等任一種方法,或這些方法的任意組合進行制備得到純度不同的梓醇產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步驟中涉及的濃縮方法包括常壓或減壓條件下的薄膜蒸發、旋轉蒸發及煎煮濃縮等;干燥方法包括真空干燥、噴霧干燥、冷凍干燥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條件:提取原料中可以采用無氧條件下加熱或直接用水蒸氣熱處理或拌入碳酸鈣或氫氧化鋇,用來抑制酶的活性和中和植物酸,也可以不滅活直接提取;所用溶劑可以是水或任意一種醇類及酮類溶劑,或這些溶劑按一定比例組成的混合溶劑;提取方法可以是破碎提取法,也可以是浸漬、滲濾、煎煮、回流提取、連續回流提取、超聲波提取、微波輔助提取、酶法提取等;提取溶液的過濾包括離心、抽濾、超濾、壓濾等方法,使用或不使用以下任一種澄清劑或其組合:醇沉劑、各種樹脂、101果汁澄清劑、甲殼素類(如殼聚糖)、ZTC天然澄清劑、明膠、鞣酸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當使用活性炭柱層析時,可以選用煤質活性炭、木質活性炭、竹基活性炭或者果殼活性炭,優選椰殼活性炭;可以選用粉末狀也可以用顆粒狀,優選顆粒狀;可以加壓或減壓吸附、洗脫,也可以選用常壓;可以選擇低溫吸附、高溫解吸的方式,也可以為常溫操作;上樣液濃度范圍為0.05~1.0g/mL,吸附流速1~6BV/h,樹脂柱徑高比1∶5~1∶20;水洗除雜,除雜流速為1~6BV/h;解析可以為2~6倍量柱床體積的10%~100%甲醇、乙醇或丙酮等溶劑解析,解析流速為1~6BV/h。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當采用硅膠柱層析法進行制備時,可以選用干柱法,也可以是濕柱法;所用的洗脫液一般是由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等組成的混合溶劑。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結晶技術:結晶溶劑可以為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的任一種,或這些溶劑按一定比例組成的混合溶劑,優選丙酮-水系統;結晶類型可以為冷卻結晶、蒸發結晶、真空結晶和反應與鹽析結晶等傳統結晶法,也可以為超臨界結晶、物理場強化溶液結晶、膜結晶、加壓結晶等新型結晶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未經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552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