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黃芪總甙在制備抑制肝星狀細胞遷移的藥物中的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74642.7 | 申請日: | 2011-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884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徐列明;張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481 | 分類號: | A61K36/481;A61P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函 |
| 地址: | 20002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黃芪 制備 抑制 星狀 細胞 遷移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中藥領域,具體涉及黃芪總甙在制備抑制肝星狀細胞遷移的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黃芪總甙又名黃芪總苷,是黃芪中提取出來的主要成分,含黃酮類成分毛蕊異黃酮(calycosin)、3-羥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還含黃芪皂甙I、V、III(astragaloside?I、V、III)。有抗病毒(II型人皰疹病毒、乙肝病毒)、保肝、抑制肝癌細胞株的增殖和誘導其凋亡、改善心臟功能、抗炎鎮痛等作用。黃芪總甙的動物實驗研究表明,能明顯抑制中性粒細胞的增生和降低炎癥關節局部的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1和一氧化氮的水平,減輕一氧化氮引起的軟骨細胞凋亡等,而且毒性低,副作用小。黃芪總甙的基本生物學作用為免疫調節,這方面的工作除完成一般免疫指標的測定外,還進行了有關作用機制的研究,包括對T細胞、B細胞、殺傷細胞、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過氧化物、一氧化氮等細胞及體液因子的作用,結果表明黃芪總甙為一優秀的免疫調節劑,某些方面超過人參皂甙,在此基礎上完成或正在進行與某些疾病有關的藥效學試驗:例如關節炎:完成14個模型的研究,結果表明:黃芪總甙與同類西藥比,不僅有抗炎鎮痛作用,而且黃芪總甙治療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具有療效好、起效快、不良反應少等優點。柏長青等研究發現黃芪、黨參提取物濃度達到40%(V/V)能夠抑制NCI-H446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ECV-304)遷移,并且具有顯著的量效關系。
各種肝臟疾病,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藥物性肝病,慢性血吸蟲病以及一些代謝性或先天性慢性肝病都可通過肝纖維化發展成肝硬化。
肝星狀細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在肝纖維化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在肝臟炎癥狀態下,HSC經多種細胞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GF)和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的激活,活化為肌成纖維細胞并大量增殖,表達α-平滑肌肌動蛋白、合成分泌大量細胞外基質,細胞可以收縮,亦可從Disse腔內向肝細胞壞死區域遷移聚集。肝纖維化進程中,HSC所表現出的遷移特性,可導致炎癥區域活化的HSC數目增多,而加重病灶局部的纖維化程度,促使疾病進展。所以,如能抑制HSC在肝損傷時向炎癥區域遷移,就可能干擾或減輕肝纖維化的進程,達到抗肝纖維化的目的。
而HSC的遷移受到多種細胞因子和細胞外基質成分的調控,如,PDGF、TGF-β1等;其中PDGF是最強的促進HSC增殖遷移的刺激因子。為此,本發明設計了以PDGF誘導的人肝星狀細胞株(LX-2)遷移的篩選平臺,篩選出黃芪總甙抑制HSC遷移的適宜濃度及其最佳的工作濃度。目前,對黃芪總甙在抑制肝星狀細胞遷移中的作用尚未見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黃芪總甙的新用途。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黃芪總甙在制備抑制肝星狀細胞遷移的藥物中的應用。
所述黃芪總甙抑制肝星狀細胞遷移的有效濃度為10-4mol/L~10-7mol/L,優選為10-6mol/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未經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464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