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纖配線設備的智能化改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74206.X | 申請日: | 2011-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404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雷非;王峰;夏文君;楊濤;趙旸 | 申請(專利權)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H04B10/12;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誠信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紳;龐炳良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纖 設備 智能化 改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通信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光纖配線設備的智能化改造方法。
背景技術
光纖配線架(ODF)最主要的部件就是光纖適配器陣列。普通型ODF由機架、光纜引入和接地單元、光纖終接單元、配線單元、光纖適配器、光分路器(可選)及附件組成,各單元之間可能獨立,也可能合為一體。組合型ODF(ODCF,俗稱總光配架即MODF)由走線通道、終結子架(線路終結)、配線子架(設備終結子架)、光纖適配器、光分路器(可選)及附件組成,各部分之間可能獨立,也可能合為一體。其中,配線單元或配線子架可以分成多個配線子框,每個配線子框由多個配線盤組成,每個配線盤中安裝有十多個依序號排列的光纖適配器。
為進行配線管理,配線架內設有端口標識記錄紙,用于記錄和識別光纖適配器所連接光纖的纖芯序號或傳輸路序信息;插入光纖適配器的光纖活動連接器的尾纖上常常粘貼上旗型標簽,旗型標簽上記錄有識別此光纖活動連接器連接光纖的纖芯序號或傳輸路序信息。常規的光纖配線管理就是分別識別和管理光纖適配器和光纖活動連接器上的纖芯序號或傳輸路序信息,從而指導對光纖配線的調度與維護管理。
受FTTH(Fiber-To-The-Home,光纖到戶)建設拉動,ODN(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光分配網)迎來爆發式增長。由于FTTH主要采用PON(Passive?Optical?Network,無源光網絡)技術,它將一個OLT(Optical?Line?Terminal,光線路終端)分路給數十上百個ONU(Optical?Network?Unit,光網絡單元),這就使得ODN網的用戶端產生出海量的光纖線路需要進行配線調度和維護管理。
早期的光纜線路基本都是點對點線路,管理相對容易,而為FTTH服務的ODN網絡則是點對多點的線路,如果繼續沿用目前只能人工識別的字符標簽進行光纖配線管理,其維護工作量和管理難度無疑會大幅上升。加上PON技術一對多的無源光網絡特性,這就使得在一個光分支網絡上,用戶可以隨意接入到任何一個支路上進行正常的信號傳輸,而不為網絡管理者所感知。這一特性使得ODN的可管理性大幅下降,人工管理的漏洞會使得網絡數據與實際網絡狀況不一致,這會給后續的網絡維護工作帶來很多困難。
為解決上述問題,出現了利用eID電子標簽技術和電子自動采集的方式對光纖配線進行管理,以杜絕人工管理可能產生的錯誤,并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對網絡維護進行指導,從而可以迅速在密密麻麻的配線架適配器陣列中突出顯示出需要進行操作的端口,以降低勞動強度。但是要在光纖活動連接器上植入eID芯片,就需要有配套的電子觸點,以讀取芯片上的電子信息,因此必須更改光纖適配器的構造。
在ODN網絡中引入eID技術進行配線管理雖然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但是必須更改配線設備中的光纖適配器,所以使得現網中大量的常規ODN配線設備無法享受到eID技術所帶來的智能化管理的好處,從而形成多種網絡管理模式并行,不利于網絡維護體系的優化,還會使得最先接受FTTH技術的優質用戶無法享受到優質的網絡維護服務,容易造成客戶群的流失,對提升網絡服務商的效益帶來損害。
綜上所述,基于eID的智能ODN網僅只適用于新建網絡,無法適用于已有的大規模敷設的常規ODN網絡,即使強制性進行改造,也需要斷網以更換新的配線設備,至少需要更換配線子框。這樣不僅成本高昂,而且費工費時,還影響網絡的正常運行,使得用戶和網絡所有者都難以接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光纖配線設備的智能化改造方法,無需更改光纖配線設備上的光纖適配器,利用現場操作計算機實現對光纖配線設備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ODN網絡的管理水平,縮短了業務開通和系統故障排查的時間,能夠有效提升現有網絡中優質客戶的網絡使用感受,提高了光纖活動連接器上身份標簽的容錯能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網絡收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420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