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馬鈴薯試管苗培養基的研制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73951.2 | 申請日: | 2011-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88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慶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慶偉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800 山東省日***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馬鈴薯 試管 培養基 研制 | ||
技術領域
該項技術屬于農業高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馬鈴薯脫毒技術是實現馬鈴薯高產的重要途徑,馬鈴薯試管苗的培育和快繁殖,是脫毒馬鈴薯原種薯生產的關鍵技術之一。長期以來,生產馬鈴薯試管苗培養基主要采用傳統延續下來的MS或MA培養基,雖然可以進行馬鈴薯試管苗的生產,但這些培養基都不是專為馬鈴薯試管苗培養而設計的。因此,其營養成分含量及比例不一定最適合馬鈴薯試管苗的生長發育。
發明內容
首先研究了MS培養基營養成分及其配比,分析認為微量元素的含量是能夠滿足馬鈴薯試管苗生長的。本發明重點研究了氮、磷、鉀對馬鈴薯試管苗生長發育的影響,希望能夠找出更適合馬鈴薯試管苗生長發育的營養配比及元素形態,從而研制專用的馬鈴薯試管苗培養基。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試驗方法實現的。?采用7種培養基配方,其中以MS培養基作對照(CK)。各培養基配方見表1。各培養基總氮含量與MS培養基相同,但氮素來源不同,微量元素組成與MS相同,磷鉀含量有差異。在100ml三角瓶內加8ml培養液,每瓶接種培養3周的大西洋馬鈴薯品種試管苗莖節切段10段,每處理15瓶,于溫度23~25℃、光照3000lx條件下培養。分別于接種14天、23天和30天后取樣調查株高、葉片數、葉片大小及鮮重,每處理取樣3瓶。以葉片長度代表葉片大小,對試驗數據全部進行方差分析。
葉片數及葉片大小分析。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處理間單株葉片數量差別不顯著。7號培養基中單株葉片數最多,達到8.5片/株,比對照多9%,但未達到顯著水平。說明幾種培養基在葉片形成上沒有明顯的差異。不同培養基中植株葉片大小差別明顯。第一次取樣時4號培養基中植株葉片最大,其次是2號培養基,二者之間差別不顯著,但與其他相比差異顯著。第二次取樣仍是4號培養基的植株葉片最大,2號培養基次之,但所有培養基之間在葉片大小上均未達到顯著水平。第三次取樣時則以7號培養基的葉片最大,顯著大于對照和其它處理。其次是4號培養基。
植株鮮重及單位株高鮮重分析。植株鮮重代表植株絕對生長量,而單位株高鮮重,則代表植株的粗壯程度。單位株高鮮重大,說明植株生長粗壯。試驗結果看出,植株平均鮮重最大的是4號和2號培養基,均顯著大于對照。6號、7號培養基的植株鮮重與對照差異不顯著。平均單位株高鮮重是2號培養基最大,比對照重34.6%,其次是7號培養基,高于對照15.4%,都達到顯著水平。4號培養基的植株高度最大,但與對照比未達到顯著水平,而與其它幾個處理比都達到顯著水平。4號培養基中植株節間長度與對照基本上沒有差異,其余3個培養基的植株節間長度都短于對照,而且7號、2號培養基顯著短于對照。在同樣培養條件下植株節間短,表明植株生長健壯。
結果表明,?1號、3號培養基不適合馬鈴薯試管苗生長,這兩種培養基中都含有KCl?1000?mg/L和K2SO4?440mg/L。此外,?1號培養基中還含有(NH4)2SO4?4000mg/L,3號培養基中含有尿素2100?mg/L。據報道,馬鈴薯試管苗培養基中含有KCl?1000?mg/L,植株可正常生長,而培養基中K2SO4的含量不會導致植株死亡。由此可以認為,1號、3號培養基很可能含有過多的NH4+和尿素而導致植株不能正常生長。在其余5種培養基中,以4號培養效果最好。其植株鮮重、葉片大小及單位株高鮮重等指標都顯著高于對照MS培養基,其株高與對照基本相同,而植株鮮重高于對照,這說明其植株比對照植株粗壯。該培養基與MS培養基不同之處在于以(NH4)2SO4取代MS中的NH4NO3,硝態氮以KNO3補充。2號培養基完全以硝態氮作氮源,其植株生長比4號培養基更粗壯。該培養基與MS的差別在于不含NH4NO3,含KNO3?6100mg/L,其它成分相同,這證明KNO3可促進植株生長健壯,縮短節間長度。
本發明(4號)將MS培養基中氮源調整為(NH4)2SO4?2000mg/L、KNO3?3000mg/L,其他元素含量與MS培養基相同,可使馬鈴薯試管苗植株生長量(鮮重)提高78%,葉片大小(長度)增加16.9%?,能夠有效的提高馬鈴薯試管苗繁育速度,效果非常明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慶偉,未經李慶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39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