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迎風流淚癥的中草藥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73775.2 | 申請日: | 2011-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273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25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南川區瑞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52 | 分類號: | A61K36/752;A61P27/02;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840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迎風 流淚 中草藥 | ||
技術領域
本產品涉及來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迎風流淚癥的中草藥。
背景技術
祖國醫學有關記載:“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睹宗脈之所漿也;上液之道也……又曰,五臟六腑必為之主,耳為之聽,目為之視……五臟六腑之津液上滲與目,若肌膚因受邪氣所侵,則目淚隨之變化。”如水木懼虛、血液不足故流冷淚;又如肝虛夾火、則水中隱伏、火成內亂、故目流熱淚。其病因認為懼是肝膽腎水之津液不足,故因虛竅不密而風邪引出其淚也。中醫傳統眼科傳載有治療本病的中藥組合物,實踐用之效果甚微,有待進一步檢驗考證。為此有待在民間挖掘、開發有效驗方為治療迎風流淚癥提供經過實踐檢驗證明效果好的中草藥組合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治療迎風流淚癥的中草藥。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迎風流淚癥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
炒白術20-30份;白茯苓20-30份;人參20-30份;當歸20-30份;細辛5-15份;川芎20-30份;白芍20-30份;官桂5-15份;陳皮15-25份;白蒺藜10-20份;木則草15-25份;阿膠20-30份;???加水1500份,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該中藥服用時,將藥液取250-300毫升,待微熱后服用,每日3次。
優選的,所述的治療迎風流淚癥的中草藥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
炒白術25份;白茯苓25份;人參25份;當歸25份;細辛10份;川芎25份;白芍25份;官桂10份;陳皮20份;白蒺藜15份;木則草20份;阿膠25份;加水1500份,熬煮3次,過濾回收,取汁,分裝瓶后高溫滅菌,待用。
本發明的配伍思想:以炒白術為君;以白茯苓、人參為臣;以當歸、細辛、川芎、白芍為佐;以官桂、陳皮、白蒺藜、木則草、阿膠為使。????
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炒白術25份;白茯苓25份;人參25份;當歸25份;細辛10份;川芎25份;白芍25份;官桂10份;陳皮20份;白蒺藜15份;木則草20份;阿膠25份。
炒白術:為菊科植物炒白術的根莖。性味與歸經:苦甘,溫。歸入脾、胃經。功能與主治:補脾,益胃,燥濕,和中,安胎。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泄瀉,痰飲,水腫,黃疸,濕痹,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
白茯苓:為多孔菌科植物白茯苓的干燥菌核。性味與歸經:甘淡,平。功能與主治: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
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性味與歸經:甘微苦,溫。歸入脾、肺經。功能與主治: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性味與歸經:甘辛,溫,歸入心、肝、脾經。功能與主治: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
細辛:為馬兜鈴科植物遼細辛或華細辛的帶根全草。性味與歸經:辛,溫。歸入肺、腎經。功能與主治:祛風,散寒,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
川芎:為傘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莖。性味與歸經:辛,溫。歸肝、膽經。功能與主治:行氣開郁,法風燥濕,活血止痛。治風冷頭痛旋暈,脅痛腹疼,寒痹筋攣,經閉,難產,產后瘀阻塊痛,癰疽瘡瘍。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栽培種)的根。性味與歸經:苦酸,涼。歸入肝、脾經。功能與主治: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官桂:為木犀科植物椿樹的枝葉及樹皮。性味與歸經:微苦,涼,無毒。功能與主治:補肝腎,健腰膝。
陳皮:為蕓香科植物橘的果皮。性味與歸經:性溫,味苦、辛。功能與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多痰。
白蒺藜:為蒺藜科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蒺藜的成熟果實。性味與歸經:苦、辛,平,入肝經。功能與主治:平肝解郁,祛風明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南川區瑞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市南川區瑞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377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吸塵器的塵杯裝置及吸塵器
- 下一篇: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