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模糊校正功能的攝影鏡頭以及照相機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73743.2 | 申請日: | 2004-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50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富田博之;臼井一利;松本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尼康 |
| 主分類號: | H04N5/232 | 分類號: | 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關兆輝;穆德駿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模糊 校正 功能 攝影 鏡頭 以及 照相機 系統 | ||
本申請為2009年9月18日提交的、申請號為200910173456.7的、發明名稱為“具有模糊校正功能的攝影鏡頭以及照相機系統”的申請的分案申請。?
以下在先申請的公開內容合并在此,作為參考:?
(1)日本專利申請No.2003-279688,于2003年7月25日提交。?
(2)日本專利申請No.2003-280097,于2003年7月25日提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被攝物體影像的影像模糊進行校正的攝影鏡頭以及照相機系統。?
背景技術
以往,對于因手的抖動等原因導致的被攝物體影像的影像模糊,驅動模糊校正機構對其進行校正的技術已被周知。?
在這種現有技術中,首先,具有模糊校正機構(模糊校正光學系統等)和角速度傳感器。然后,用該角速度傳感器檢測出攝影鏡頭或照相機的振動。攝影鏡頭根據該角速度確定消除影像模糊所需要的模糊校正機構的位置(以下稱“目標驅動位置”),把模糊校正機構控制在該目標驅動位置。?
并且,通過把該模糊校正機構從中心位置的位移反饋給模糊校正機構的控制,還可以進行控制把模糊校正機構拉回到中心位置(以下稱“中心偏置”)。通過該中心偏置,能夠把模糊校正機構拉回到中心附近,從而得以實質性地保證模糊校正機構具有較大的可動范圍。?
另外,下述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是攝像機的影像模糊抑制技術。該攝像機從拍攝圖像中檢測圖像移動信號。然后,攝像機通過插入該圖像移動信號,提高圖像移動信號的采樣比率。攝像機通過把插入后的圖像移動信號反饋給快速更新的目標驅動位置,提高模糊校正的防振性能。?
專利文獻1:日本申請的特開平10-322585號公報(圖1)?
專利文獻2:日本申請的特開平10-145662號公報(圖1、圖3)?
[現有技術的問題點]?
在現有的模糊校正中,角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中包含的DC偏移和偏差一直是問題。因此,為了準確地檢測被攝物體影像的影像模糊,必須從角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中除去DC偏移和偏差這種多余的成分。?
但是,這些成分隨著角速度傳感器的溫度和使用條件每次都會發生變化。因此,在出廠時測定的DC偏移和偏差不能直接使用。所以,在實際攝影時,以往會采用從角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中分離提取DC偏移和偏差的方法。?
即,人手的抖動,2~7Hz左右的頻率成分會產生影響。而角速度傳感器靜止時的輸出,大約1Hz以下的頻率成分會產生影響。因此,通過使用移動平均或低通濾波,把低頻成分從角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信號中提取出來,實時地推測DC偏移和偏差。?
但是,按照現有的這種方法,標準值會產生種種誤差。圖12是表示現有的標準值推測的仿真結果的圖。圖12A是從角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信號算出移動平均,求得標準值。通過這種移動平均,標準值中的偏差會產生相位滯后。另外,在標準值中還會殘余通過移動平均未能完全平滑化的振動成分。隨著把這樣含有誤差的標準值從角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信號中去除,圖12B所示的誤差就混入了角速度。?
圖12C所示的粗線,表示含有這種誤差的角速度形成的模糊校正結果。雖然手抖動的高頻成分減少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模糊校正機構漸漸地偏移了。?
由于以上說明的理由,模糊校正的防振性能,取決于如何準確地求得角速度傳感器的標準值。?
[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的問題點]?
在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相關技術中,把圖像移動信號運用于模糊校正。但是,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的控制方式是電影攝像(ム一ビ一撮影)用的技術,在數碼相機(電子スチル力メラ)上應用時,具體會產生以下的問題[1][2]。?
[1]首先,數碼相機在釋放前的期間,從顯示器顯示用的拍攝圖像得到圖像移動信號。此時的拍攝間隔(比如30幀/秒)比一般的攝像機的拍攝間隔(比如NTSC為60場/秒)長好幾倍。即,數碼相機中圖像移動信號的取樣時間間隔較長。把這種時間間隔較長的圖像移動信號反饋給目標驅動位置,難以得到充分的防振效果。?
[2]并且,在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中,為了配合目標驅動位置的更新間隔,還對圖像移動信號進行外延預測,生成插入值。另一方面,數碼相機是處理取樣時間間隔較長的圖像移動信號。因此,準確地外延預測比較困難,會顯著地產生不連續的插入誤差。該插入誤差變成目標驅動位置的控制誤差。其結果可能明顯地損害防振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尼康,未經株式會社尼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37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