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苜蓿生產的海參飼料及其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273359.2 | 申請日: | 2011-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735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利民;黃炳山;王際英;王世信;宋志東;李寶山;孫永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3K1/18 | 分類號: | A23K1/18;A23K1/14 |
| 代理公司: | 煙臺雙聯(lián)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曲顯榮 |
| 地址: | 264005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苜蓿 生產 海參 飼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產養(yǎng)殖飼料,具體說是一種以陸生植物苜蓿生產的海參飼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刺參因其獨特的營養(yǎng)價值而深受消費者青睞,市場需求量大幅度上升,這種供不應求的市場局面催生了刺參人工養(yǎng)殖業(yè)的迅猛發(fā)展。
由于人工養(yǎng)殖刺參所需餌料主要以攝食底棲硅藻、鼠尾藻、馬尾藻等藻類為主,品種單一,易造成營養(yǎng)缺乏,同時由于鼠尾藻、馬尾藻等原料嚴重不足,遠不能滿足刺參育苗、生長所需。有些廠家利用海泥、腐爛稻草過濾液、底棲硅藻等投喂刺參,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水質較易變壞,刺參易得潰爛病,成活率較低。另外,少數(shù)養(yǎng)殖用戶也利用魚粉、貽貝肉、扇貝邊、豆粕、未脫膠的海帶粉等原料自制刺參飼料,這些原料制作的飼料普遍存在蛋白質、脂肪含量偏高,粘度大,營養(yǎng)不均衡,易變質,污染水質等問題,造成刺參消化吸收率低,體質下降,易患病。在生產中使用這種飼料難以完全滿足刺參生長各階段的營養(yǎng)需求,養(yǎng)殖效果較差,不具有普遍推廣價值。
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質、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礦物元素及維生素,有“牧草之王”之美譽。苜蓿具有較高的蛋白含量,苜蓿蛋白質主要存在于葉片中,其中30—50%的蛋白質存在于葉綠體中。非蛋白質包括游離氨基酸、肽、酰胺、嘌呤、嘧啶和生物堿等,約占苜??偟康?/3。粗蛋白質含量的高低是反映苜蓿營養(yǎng)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僅如此,苜蓿含有動物需要的各種必需氨基酸,而且含量豐富,品質好,如動物不可缺少的賴氨酸,苜蓿干草中含量比玉米籽實高5.7倍。各種苜蓿中賴氨酸、天門冬氨基酸、蘇氨酸、絲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含量都較多,蛋氨酸、酪氨酸、組氨酸的含量較少,苜蓿中含量豐富的氨基酸可以與其它原料的氨基酸形成補充,滿足刺參生長對蛋白質氨基酸的需求。
碳水化合物(糖、淀粉、果膠、半纖維素和纖維素等)是一類重要的能量營養(yǎng)素,也是刺參生長不可缺少的一類重要營養(yǎng)成分,苜蓿中的粗纖維主要存在于細胞壁上,屬結構性糖類,無氮浸出物主要存在于細胞內,屬非結構性糖類。葡萄糖是在植物細胞壁中發(fā)現(xiàn)的最普遍的糖單元,在苜蓿中占全部中糖的60—70%,木糖是細胞壁中第二大中糖。另外豆科牧草中果膠含量范圍大致在40—120g/kgDM,而苜蓿中消化系數(shù)達850—980g/kg。
表1????????苜蓿加工方法與苜蓿營養(yǎng)成分關系(占干物質?%)
苜蓿產品中的維生素含量比其他任何牧草都高,特別是胡蘿卜素含量較高,其中類胡蘿卜素在苜蓿鮮草中含量最高,同時苜蓿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與全價配合飼料的主原料玉米相比,苜蓿含鈣量更高,是全粒玉米含鈣量的48倍,苜蓿中微量元素以鐵、錳含量較多。
表2????????????苜蓿維生素含量(占干物質)
表3??????????不同時期、不同加工處理苜蓿微量元素含量(mg/k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未經(jīng)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335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冷床矯直板
- 下一篇:帶鋼軋機輥系密封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