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垃圾填埋場濃縮液的回灌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71852.0 | 申請日: | 2011-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08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勇;馮其林;薛強;洪慧蘭;劉澤軍;鄭中華;陳順;侯方勝;田相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4 | 分類號: | C02F1/44;C02F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師事務所 11337 | 代理人: | 趙建剛 |
| 地址: | 100856***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垃圾 填埋場 濃縮 灌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境治理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垃圾填埋場濃縮液的回灌裝置。
背景技術
城市垃圾滲濾液的污染控制是城市垃圾填埋技術中的一大難題。2008年,國家頒布了《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對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標準的提高,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更多的采用了生化+膜處理的組合工藝。納濾(NF)、反滲透(RO)膜越來越多的被用于垃圾滲濾液的處理中。然而在排放達標水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產生了部分濃縮液。濃縮液的體積占了垃圾滲濾液原液體積的8%-20%,濃縮液的污染物濃度遠高于滲濾液,比滲濾液更加難以處理。
現有技術中濃縮液的處理主要有焚燒、固化、蒸餾干燥和回灌等方法,但是,其中最經濟的方法是回灌于填埋場。根據德國從1986年開始進行的反滲透濃縮液回灌填埋場的實踐證實:在充分考慮相關填埋場的特征設計基礎上,長期采用回灌處理濃縮液的系統,填埋場排出的滲濾液中主要污染物質濃度沒有顯著變化。甚至回灌對濃縮液中主要存在的重金屬離子Cu、Zn、Cr、Pb、Cd均有45%以上的去除率。同時,實驗結果還表明:濃縮液回灌對有機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厭氧條件下COD去除率為81.56%左右,BOD5去除率為82.5%左右,NH3-N去除率為60%~70%。
但是,如何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回灌方法和系統,卻一直是一個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垃圾填埋場濃縮液的回灌裝置,以便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垃圾填埋場濃縮液的回灌裝置,包括設置有滲濾液收集管的垃圾填埋場和濃縮液儲存池,所述垃圾填埋場中的滲濾液經所述滲濾液收集管收集后進行處理排出絕大部分達標水,剩下的滲濾液濃縮液進入所述濃縮液儲存池,所述垃圾填埋場包括垃圾層和滲入層,所述濃縮液儲存池中的所述濃縮液經所述滲入層滲入所述垃圾層。
所述滲入層包括上下設置的多層,相臨兩個所述滲入層之間上下相隔9~11m;每層所述滲入層包括在所述垃圾層中水平方向每隔15~35m設置的盲溝,所述盲溝的寬度為20~50cm,在所述盲溝中鋪設厚30~40cm的碎石層,所述碎石層之中設置有開孔管,所述開孔管設有回流進口并且開設有許多出水小孔,所述回流口設置有控制回流水量的封口蓋;所述濃縮液儲存池中的所述濃縮液經所述回流口進入所述開孔管再經所述出水小孔進入所述碎石層最后滲入所述垃圾層。
所述開孔管從所述回流進口到每一個所述出水小孔均保持不小于2%的坡度。
還包括不開孔管,所述不開孔管設置所述垃圾填埋場外較高地勢處,并且所述不開孔管每隔15~35m預留一個接口,所述接口經控制閥門與所述開孔管的回流進口相連通;所述濃縮液儲存池中的所述濃縮液經所述不開孔管進入所述開孔管最后滲入所述垃圾層。
所述開孔管為HDPE花管,所述不開孔管為HDPE管。
還包括污水泵,所述污水泵將所述濃縮液儲存池中的所述濃縮液泵入所述不開孔管。
所述垃圾填埋場中的滲濾液經所述滲濾液收集管收集后進行處理,所獲得的達標水排出,所述余下的滲濾液濃縮液進入所述濃縮液儲存池。
所述滲入層與所述滲濾液收集管之間最少要有20m的間距。
本發明以滲濾液回灌填埋場的研究和實踐為基礎,將膜深度處理產生的濃縮液回灌垃圾填埋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本發明找到了一種行之有效的回灌方法和系統,解決了垃圾處理中滲濾液濃縮液回灌的工藝技術問題;
2.本發明結構簡單,施工成本低廉,并且運行過程節約能量,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滲入層布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向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18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對地表原水進行凈化處理方法及凈水裝置
- 下一篇:一種制備氧化亞銅粉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