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平均分酒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271721.2 | 申請日: | 2011-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722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芮鴻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芮鴻雯 |
| 主分類號: | B67D1/04 | 分類號: | B67D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平均 酒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分酒器,具體涉及一種可以把酒平均分配的分酒器。
背景技術
從古至今,酒作為傳統(tǒng)飲品,在逢年過節(jié)、迎賓送客、聚朋會友、紅白大事中都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現(xiàn)代社會中,喝酒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交際工具,已經(jīng)形成了自身獨特而鮮明的文化。如今,人們在酒桌上喝酒時,通常都免不了要推杯換盞,于是也常常會因為分不清誰杯中的酒多酒少而產(chǎn)生一些爭執(zhí),有時為了表示公平,還要將酒杯倒?jié)M溢出而造成浪費。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人便發(fā)明了分酒器來專門用來分配酒水的器皿。分酒器的外形一般都是帶有一個進水口和若干出水口的杯狀器皿,一般可由玻璃、陶瓷或金屬等材料制成。然而,目前的分酒器設計中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這些分酒器試圖涵蓋盛酒、倒酒、防塵等一系列功能,而實際酒桌上的氛圍決定了其中很多功能可能并不適用,因此這些設計不僅有些多余,而且增加了結構和操作的復雜性,提高了生產(chǎn)成本,增大了推廣使用的難度。其次,很多分酒器沒有考慮要利用簡單原理來實現(xiàn)平均分配酒水的功能。綜合以上原因,如今在酒桌上仍然難以見到分酒器的身影。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目的: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平均分酒器,它能簡單有效地將酒水平均分配到各個酒杯中,同時結構簡單,易于加工生產(chǎn)和推廣使用。
技術方案: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一種平均分酒器,包括杯體和支撐臺,所述杯體上端設有漏斗狀進水口,杯體下端連通有一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杯體底端密封并通過支桿與支撐臺連接。
在杯體上方設有漏斗狀的進水口,便于將酒水倒入杯體中;在杯體四周設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出水管,它們均為弧形的導管狀,便于將杯體中的酒水平均分配到各個酒杯中;每個出水管的一端均與杯體內(nèi)部的底面相連通,且處在同一個水平高度上,便于利用連通器原理將酒水自然的平均分配。在杯體下方設有一根方柱狀的支桿,在支撐臺的上端面則設有一個對應的方孔,杯體下方的支桿能夠直接插入支撐臺上面的方孔中。
為了便于將整個分酒器穩(wěn)定的放置在平面上,支撐臺為頂細底粗的柱狀,其上端與杯體相連接,下端的底座則放置在桌面上;為了便于在出水管的下方放置酒杯,在支撐臺的底座與出水管相對應的位置設由弧形切槽。
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的平均分酒器中杯體與支撐臺采用了直接軸孔配合的簡易結構,并利用了簡單的連通器原理,能夠?qū)⒌谷氡w中的酒水平均的從各個出水口中導出,然后平均分配在出水口下方放置的各個酒杯中。本發(fā)明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使用方便,能夠平均的分配酒水,避免酒水倒?jié)M而溢出的浪費,廣泛適用于各種需要喝酒和分配酒水的場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主視全剖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平均分酒器,包括杯體1和支撐臺2,杯體1上端設有漏斗狀進水口11,杯體1下端連通有一組出水管12,各出水管12位于同一高度;杯體1底端密封并通過支桿13與支撐臺2連接。
本實施例中,杯體1的上端設有漏斗狀的進水口11,其漏斗狀的外形不僅便于將酒水從進水口11倒入杯體1中,而且可以節(jié)約生產(chǎn)材料,還可以減小杯體1所占的空間。杯體1的四周設有四個均勻分布的出水管12,其外形均為圓弧形的導管結構;出水管12的一端與杯體1內(nèi)部的底面連通,且均處在同一個水平高度上,另一端則伸出杯體1形成出水口,出水管12的出水端面可與桌面平行。在杯體1下方設有一根方柱狀的支桿13,用于和支撐臺2上的孔配合,從而將杯體1固定在支撐臺2上;支桿13為方形柱狀,可以避免杯體1繞支桿13自轉(zhuǎn),從而便于在使用時放置酒杯。
本實施例中,支撐臺2為頂細底粗的柱狀,可由玻璃、陶瓷、金屬或塑料等材料制成。支撐臺2的上端面設有一個方孔,可與杯體1下方的支桿13配合,即支桿13可以直接插入支撐臺2上面的方孔中,從而將杯體1固定在支撐臺2上。支撐臺2的下面設有片狀的底座21,在使用時可放置在桌面上,用于支撐起整個分酒器;在底座21與出水管12相對應的位置上均設有弧形切槽,因此當在出水管12的下方放置酒杯時,底座21不會與酒杯發(fā)生干涉。在本實施例中,出水管12的數(shù)量設為四個,即可以將就平均分配給四個酒杯;而在生產(chǎn)時,可以根據(jù)結構尺寸的大小以及市場的需求情況來設定出水管12的具體數(shù)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芮鴻雯,未經(jīng)芮鴻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1721.2/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