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集沙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271680.7 | 申請日: | 2011-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228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其存;劉寶江;劉慧濤;楊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D21/02 | 分類號: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8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沙塵采集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地域廣闊,土壤類型眾多,風沙土或易風蝕土壤也有較大面積,風沙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極大危害,集沙裝置是評價土壤風沙發(fā)生強度及土壤保土治沙效果的重要器械。目前,雖然有多種沙塵采集裝置用于評估保護性耕作的保土效果,但其實用性和集沙效果差,主要存在的缺點是:結構復雜,不能分層集沙,集沙高度不可調,集沙后取沙不方便,工作可靠性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解決現(xiàn)有集沙裝置集沙高度不可調、不能分層集沙以及結構復雜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集沙裝置。
本發(fā)明為解決上述問題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發(fā)明的一種集沙裝置包括風向舵、旋轉器、立桿、多套固定器和多個集沙器,所述的風向舵包括固定圈、連接曲桿和舵板,所述的旋轉器包括內筒、外筒、護罩、圓環(huán)形墊片、兩個軸瓦和兩個軸承,所述的每個集沙器包括減速堂和集沙盒,減速堂的上端中部設有出風管,出風管豎直設置,減速堂側壁面上設有一個與出風管的軸線相垂直的進沙管,減速堂的下端中部設有一個與出風管的軸線相重合的出沙管,出沙管的出口端與集沙盒密封連接,所述的兩個軸瓦分別是上軸瓦和下軸瓦,所述的兩個軸承分別是上軸承和下軸承,外筒的上端套裝在上軸瓦內并與上軸瓦固定連接,外筒的下端套裝在下軸瓦內并與下軸瓦固定連接,內筒套裝在外筒內并與外筒通過設置在上軸瓦內的上軸承和下軸瓦內的下軸承轉動連接,下軸承的下端面設有一個與內筒可拆卸連接的圓環(huán)形墊片,旋轉器的上端面設有一個與內筒可拆卸連接的護罩,立桿的上端與內筒的下端內側壁面可拆卸連接,每套固定器的一端固定在外筒的外壁上,每套固定器的另一端與相應集沙器上的進沙管連接,多個進沙管均水平設置,每個進沙管的進沙口端與舵板位于外筒的兩側設置,外筒的上端套裝在固定圈內并與固定圈連接,固定圈的外側壁面與連接曲桿的一端可拆卸連接,連接曲桿的另一端與舵板的板面可拆卸連接,舵板豎直設置且舵板的板面的長度方向與進沙管的軸線平行。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具有集沙方便、集沙高度可調、能分層集沙和結構簡單的優(yōu)點,同時,集沙后取沙方便,工作可靠,制造成本低,本發(fā)明的多個集沙器通過固定器連接能安裝在外筒上不同位置,高度可調,實現(xiàn)不同高度的風沙分層采集,本發(fā)明的舵板根據(jù)來風方向轉動,帶動旋轉器的外筒轉動,進而帶動集沙器轉動,集沙器上的進沙管對準來沙風向迎風集沙,根據(jù)實際需要調整集沙器在外筒上的高度,并利用設置在外筒上不同位置的多個集沙器的集沙量,以評估風沙強度和土壤保土治沙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主視圖,圖2是圖1中集沙器的整體結構主視圖,圖3是圖1中旋轉器的整體結構主視圖,圖4是圖1中風向舵的整體結構主視圖,圖5是圖1中固定器的整體結構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未經(jīng)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168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