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磷酸錳鋰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71031.7 | 申請日: | 2011-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41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夏永高;劉兆平;陳立鵬;張明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M4/58 | 分類號: | H01M4/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長明 |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磷酸 正極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磷酸錳鋰正極材料,包括LixMn1-y-zMlyM2zPO4顆粒和包覆在所述LixMn1-y-zMlyM2zPO4顆粒表面的碳層,其中,0.9≤x≤1.3,0≤y≤0.3,0<z≤0.3,M1和M2各自獨立的選自Mg,Ti,V,Co,Fe和Al中的一種或幾種,M2的濃度從LixMn1-y-zMlyM2zPO4顆粒表面向中心逐漸較小。
2.一種磷酸錳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將Mn源化合物和M1源化合物的水溶液與pO43-在反應釜中混合,調節pH值為2~7,反應后得到Mn1-y-zMlyPO4,所述水溶液中Mn源化合物的濃度為1-y-z?mol/L,所述水溶液中M1源化合物的濃度為y?mol/L,0≤y≤0.3,0<z≤0.3;
步驟b)向所述反應釜中滴加M2源化合物的水溶液,調節pH值為2~7,M2源化合物與PO43-反應,形成表面包覆有M2的磷酸鹽的Mn1-y-zMlyPO4,M2源化合物的水溶液的濃度為z?mol/L;
步驟c)將步驟b)得到的產物、鋰源化合物和碳源化合物混合,球磨干混后在300~800℃下恒溫焙燒1~20h,冷卻后得到磷酸錳鋰正極材料,所述鋰源化合物中的鋰元素與Mn1-y-zMlyPO4的摩爾比為x:1,0.9≤x≤1.3,M1和M2各自獨立的選自Mg,Ti,V,Co,Fe和Al中的一種或幾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n源化合物選自硝酸錳、碳酸錳和醋酸錳中的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O43-由磷酸,磷酸二氫銨和磷酸氫二銨中的一種或幾種提供。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1源化合物選自M1的硝酸鹽、硫酸鹽和氯化鹽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M2源化合物選自M2的硝酸鹽、硫酸鹽和氯化鹽中的一種或幾種。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鋰源化合物選自氫氧化鋰、碳酸鋰和氯化鋰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碳源化合物選自蔗糖、葡萄糖、酚醛樹脂、聚對苯、可溶性淀粉、聚乙烯醇、石墨烯和無機碳中的一種或幾種。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具體為:
將Mn源化合物和M1源化合物的水溶液與含PO43-的水溶液同時滴加至反應釜中,滴加速度分別為0.1~1mL/s,加熱反應釜至30~80℃,以100~1000r/分鐘的速度攪拌,向所述反應釜中滴加NH3·H2O溶液調節pH值為2~7,反應后得到Mn1-y-zMlyPO4,所述水溶液中Mn源化合物的濃度為1-y-z?mol/L,所述水溶液中M1源化合物的濃度為y?mol/L,0≤y≤0.3,0<z≤0.3。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具體為:
以0.1~1mL/s的滴加速度向所述反應釜中滴加M2源化合物的水溶液,加熱反應釜至30~80℃,以100~1000r/分鐘的速度攪拌,向所述反應釜中滴加NH3·H2O溶液調節pH值為2~7,將M2源化合物與PO43-反應,洗滌、干燥后得到表面包覆有M2的磷酸鹽的Mn1-y-zMlyPO4,M2源化合物的水溶液的濃度為z?mol/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103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