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70772.3 | 申請日: | 2011-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002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本能;張永才;王勻;張建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市神州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3/00 | 分類號: | 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趙艷 |
| 地址: | 21523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退火爐 導向 輸送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
背景技術
漆包線在生產過程中,裸線在涂漆和烘烤前,必須先在退火爐內進行退火,然后再進入涂漆烘烤裝置中涂漆并烘烤成產品。在退火爐上一般設置有退火管道,裸線通過退火管道被引入、退火、輸出。完成退火后輸出的裸線在進入下一道工序進行加工時,需要進行輸送,目前輸送時通常采用滾輪,但是每根裸線必須對應一個滾輪,這樣,需要滾輪的數量就很多,一旦有部分滾輪出現故障,檢修、更換不但耗費工時,而且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包括退火爐體、貫穿所述的退火爐體的退火管道,所述的退火管道的出口處設置有導向輸送機構,所述的導向輸送機構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的第一助力輥筒、設置在所述的第一助力輥筒下游的第二助力輥筒以及設置在所述的第二助力輥筒下游的導向輥組件,退火后的銅線從所述的第一助力輥筒上部、第二助力輥筒下部輸送后由所述的導向輥組件輸送出去。
優選地,所述的導向輥組件包括多個導向件、設置在所述的導向件下游的多個滾輪,并且所述的導向件的數量與滾輪的數量相一致。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滾輪設置有兩排,兩排所述的滾輪呈V型排列,所述的V型開口正對所述的導向件。
進一步優選地,每排所述的滾輪設置有兩層。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
本發明通過設置助力輥筒替代原先的滾輪,一方面能夠以導向作用,避免裸線斷掉;另一方面可以節省滾輪,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俯視圖;
附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主視圖。
其中:1、退火爐體;2、退火管道;30、機架;31、第一助力輥筒;32、第二助力輥筒;33、導向件;34、滾輪;4、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的一種退火爐用導向輸送機構,包括退火爐體1、貫穿退火爐體1的退火管道2,退火裸線4從退火管道2的入口進入,經退火爐體1退火后從退火管道2的出口輸出。
退火管道2的出口處設置有導向輸送機構,導向輸送機構包括機架30、設置在機架30上的第一助力輥筒31、設置在機架30上、位于第一助力輥筒31下游的第二助力輥筒32以及位于第二助力輥筒32下游的導向輥組件。
在本實施例中,導向輥組件包括導向件33、位于導向件33下游的滾輪34。導向件33和滾輪34均設置有多個,并且導向件33和滾輪34的數量相一致。滾輪34設置有兩排,兩排滾輪34呈V型排列,V型開口正對導向件33,每排滾輪34設置兩層,這樣可以增加滾輪34排放的數量。
退火后的裸線4從第一助力輥筒31上部、第二助力輥筒32下部輸送后由導向件33導向后從滾輪34輸送出去,而通過調節滾輪34的排列方式,裸線4的輸出方向以可以進行調整。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市神州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吳江市神州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077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