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汽車充電系統、方法及包括電動汽車充電系統的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70599.7 | 申請日: | 2011-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012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圣學;程琰;張春淮;王可峰;杜曉佳;馬建新;何付同;郭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2H7/18;H01M10/44;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張大威 |
| 地址: | 102206***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汽車 充電 系統 方法 包括 汽車 | ||
1.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充電機、電池管理模塊、動力電池、蓄電池、CAN總線和直流電源轉換器,其中,
所述電池管理模塊連接到所述動力電池并通過所述CAN總線連接至所述充電機,用于控制所述充電機對所述動力電池充電,
所述直流電源轉換器連接到所述動力電池和所述蓄電池,用于將所述動力電池的輸出轉換為符合所述蓄電池的輸入,和
所述蓄電池用于為所述電池管理模塊供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儀表,所述儀表由所述蓄電池供電,所述儀表通過CAN總線連接到所述電池管理模塊和所述充電機,用于顯示所述充電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狀態包括:動力電池過熱告警、動力電池電量、動力電池故障告警、充電線連接狀態、充電機故障告警。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機在對所述動力電池充電之前進行自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充電機自檢失敗,則所述充電機自動關閉并發送第一故障信息至電池管理模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充電機自檢成功,則所述電池管理模塊控制所述動力電池內部的負極繼電器吸合并發送開始充電的命令至所述充電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電機開始充電后,
如果在預定時間段內沒有收到來自所述電池管理模塊的數據,則自動停止充電并發送第二故障信息至所述電池管理模塊,和
在發送第二故障信息至所述電池管理模塊之后,如果再次接收到來自所述電池管理模塊的數據,則自動恢復充電。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管理模塊根據所述動力電池的電壓、電量、溫度、單體電壓或充電機發送的當前充電電流或電壓信號,計算需要的充電電流值,并通知所述充電機按照所述需要的充電電流值對所述動力電池進行充電。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動力電池的電量達到99%時,所述充電機停止充電。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在充電過程中,如果所述充電機發生故障或所述動力電池發生故障,則所述電池管理模塊控制所述充電機停止充電并斷開所述動力電池內部負極繼電器。
11.一種電動汽車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電池管理模塊控制充電機對動力電池充電;
直流電源轉換器將所述動力電池的輸出轉換為符合蓄電池的輸入;以及
所述蓄電池為所述電池管理模塊供電。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動汽車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
通過儀表顯示所述充電狀態,其中所述蓄電池為所述儀表供電。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動汽車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狀態包括:動力電池過熱告警、動力電池電量、動力電池故障告警、充電線連接狀態、充電機故障告警。
14.根據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電動汽車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所述充電機在對所述動力電池充電之前進行自檢。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電動汽車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如果所述充電機自檢失敗,則所述充電機自動關閉并發送第一故障信息至電池管理模塊。
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電動汽車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如果所述充電機自檢成功,則所述電池管理模塊控制所述動力電池內部的負極繼電器吸合并發送開始充電的命令至所述充電機。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電動汽車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在所述充電機開始充電后,
如果在預定時間段內沒有收到來自所述電池管理模塊的數據,則自動停止充電并發送第二故障信息至所述電池管理模塊,和
在發送第二故障信息至所述電池管理模塊之后,如果再次接收到來自所述電池管理模塊的數據,則自動恢復充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059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