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STK11基因突變檢測特異性引物和液相芯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69826.4 | 申請日: | 2011-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46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許嘉森;甘丹翠;鄒鳳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益善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C12N15/11;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萬志香;曾旻輝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廣州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tk11 基因突變 檢測 特異性 引物 芯片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分子生物學領域,涉及醫學和生物技術,具體的是涉及一種STK11基因突變檢測特異性引物和液相芯片。
背景技術
目前,對STK11基因突變進行檢測和分析的方法很少,主要有直接測序法和PCR-RFLP分析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PCR-RFLP分析法。PCR-RFLP法是基于基因突變造成的限制性內切酶識別位點的改變,如位點丟失或產生新位點,通過PCR擴增某一特定片段,再用限制性內切酶酶切擴增產物,電泳觀察片段的大小,這種方法用于檢測酶切位點改變的基因突變,可直接判斷基因型,但該法不能用于沒有產生新酶切位點的基因突變檢測。再次,以上這些方法都存在著檢測通量的局限性,每次只能檢測一種突變類型,不能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STK11基因突變檢測液相芯片。該液相芯片可用于單獨或并行檢測STK11基因十種常見基因型C109T、169delG、180delC、G196A、C508T、G511A、C842T、837delC、C910T和G996A的野生型和突變型。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STK11基因突變檢測液相芯片,包括有:
(A).針對STK11基因不同突變位點分別設計的野生型和突變型的ASPE引物:每種ASPE引物由5’端的tag序列和3’端針對目的基因突變位點的特異性引物序列組成,所述特異性引物序列為:針對C109T位點的SEQ?ID?NO.21及SEQ?ID?NO.22;針對169delG位點的SEQ?ID?NO.23及SEQ?ID?NO.24;針對180delC位點的SEQ?ID?NO.25及SEQ?ID?NO.26;針對G196A位點的SEQID?NO.27及SEQ?ID?NO.28;針對C508T位點的SEQ?ID?NO.29及SEQ?ID?NO.30;針對G511A位點的SEQ?ID?NO.31及SEQ?ID?NO.32;針對C842T位點的SEQ?ID?NO.33及SEQ?ID?NO.34;針對837delC位點的SEQ?ID?NO.35及SEQ?ID?NO.36;針對C910T位點的SEQ?ID?NO.37及SEQ?IDNO.38;和/或針對G996A位點的SEQ?ID?NO.39及SEQ?ID?NO.40;所述tag序列選自SEQ?IDNO.1~SEQ?ID?NO.20;
(B).有anti-tag序列包被的、具有不同顏色編碼的微球,所述anti-tag序列與微球連接中間還設有間隔臂序列;所述anti-tag序列選自SEQ?ID?NO.41~SEQ?ID?NO.60,且所述anti-tag序列能相應地與(A)中所選的tag序列互補配對;
(C).用于擴增出需要檢測的、具有相應突變位點的目標序列的引物。
優選地,所述擴增引物為針對C109T、169delG、180delC或G196A位點的SEQ?ID?NO.61及SEQ?ID?NO.62;針對C508T或G511A位點的SEQ?ID?NO.63及SEQ?ID?NO.64;針對C842T或837delC位點的SEQ?ID?NO.65及SEQ?ID?NO.66;針對C910T位點的SEQ?ID?NO.67及SEQID?NO.68;和/或針對G996A位點的SEQ?ID?NO.69及SEQ?ID?NO.7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益善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廣州益善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982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指示的固定插座
- 下一篇:一種電源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