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脫水污泥厭氧消化的前處理工藝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68616.3 | 申請日: | 2011-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13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東曉;孫德文;袁剛;孫舉柱;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力達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00 | 分類號: | 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星海專利事務所 21208 | 代理人: | 于忠晶 |
| 地址: | 1166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水 污泥 消化 處理 工藝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脫水污泥集中規模化處理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屬于一種脫水污泥厭氧消化的前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污泥是城市或地區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時,從水體沉淀分離出來的濃縮物再經脫水后呈粘稠泥漿。在國內,這種泥漿一般脫水至含固率20%左右,這種污泥中含較多有機物及微生物殘骸、氣味惡臭、流動性差,難于存儲等特點。過去,國內大部地區都將污泥直接衛生填埋。經過長時間沉積、揮發,這些污泥形成難分解的膠體,致使填埋場沼澤化現象嚴重。再加上以前填埋場防滲等級低,極易造成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為解這一問題。國內各城市或地區紛紛籌建集中污泥處理廠。各種污泥處理方法應運而生。
由于厭氧消化法處理污泥后產生的剩余沼氣可作為燃料能源、產生的廢渣制成綠化土或農肥,這種利廢節能減排的處理方法符合當今提倡的低碳節能環保理念而受到推寵。但厭氧消化處理對于原料污泥有一定的要求,特別是污泥含水率和溫度等對于厭氧消化處理效果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集中運來的污泥要經過加水稀釋攪拌和加熱升溫等過程后才能進入厭氧工序。用來運污泥的車通常采用大型自卸翻斗車,如果將污泥直接翻倒進污泥初調池(以下稱初調池)會損壞污泥初調池內的攪拌機等設備和檢測儀表,所以一般是將卸車位置離開污泥初調池而另設一個污泥接受槽。設計什么樣的污泥接受槽和如何再將污泥轉移到污泥初調池有不同的做法。國內外已知的方法是將污泥接受槽設計成地下平底槽,槽底安裝連排螺旋輸送機,當污泥倒進槽中,開動連排螺旋輸送機將污泥推送到污泥初調池中。但這樣做的缺陷是設備投資多、動力(電)消耗大、污泥轉移速度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脫水污泥集中規模化厭氧消化的前處理優化工藝,處理工藝合理簡單,滿足“厭氧消化處理工藝”對物料的特性要求,提高污泥厭氧消化效果,系統緊湊且功能完善,占地面積小,投資成本少,動力消耗低,處理能力強。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脫水污泥厭氧消化的前處理工藝,包括污泥初調部分和污泥精調部分,污泥初調部分是快速接受運泥車卸下的半固態的污泥,并使污泥在污泥初調池中被初步稀釋調配成可以輸送轉移的流態污泥,然后及時轉移到精調池,將污泥加熱到厭氧消化特定工藝溫度范圍內,最后將污泥輸送到厭氧塔。
所述污泥初調:污泥運輸車將污泥傾倒到呈坡道形的污泥接受槽中滑落到污泥初調池中;污泥在初調池中由在線液位控置加定量水初步稀釋(低于最終濃度);污泥初調池中攪拌機攪拌污泥和稀釋水使之混合均勻呈流態化;污泥初調池中潛污泵將稀釋后污泥輸送至精調池。
所述污泥精調:將初調后的污泥再調配到一定濃度(5-12%質量濃度),攪勻。
一種脫水污泥厭氧消化的前處理系統,包括污泥接受槽、污泥初調池和污泥精調池,污泥接受槽一端與污泥初調池連通,污泥初調池中安裝有液位控制和攪拌機,底部安放有潛污泵,潛污泵管路連通污泥精調池;污泥精調池中安裝有攪拌機和蒸汽加熱器,另外還安裝有溫度控制器,污泥精調池出料口通過物料輸送泵及輸送管路連通厭氧消化塔。
所述污泥精調池出料口與物料輸送泵之間安裝有物料破碎機。
所述污泥初調池和精調池中分別安裝有液位控制器。
所述污泥接受槽主要由兩側壁和底面構成,上部物料傾倒口靠近車的一面帶有擋車梁,底面呈斜坡狀,坡狀底面與污泥初調池直接連通。
所述污泥接受槽與污泥初調池連接處立向設置緩沖格柵;所述緩沖格柵是采用金屬材料制成的格柵,柵條間隙根據污泥粘結強度和要攔截污泥中固體雜物大小設定。
所述污泥接受槽坡面最上端設置噴水管,噴水管采用水平放置的多孔管,開孔朝向底面;所述污泥接受槽中間上方設置有放水軟管,放水軟管上端固定,下端可自由擺動。
所述底面與水平面呈30°~45°坡面向污泥初調池傾斜。
所述污泥接受槽的兩側壁高出上口。所述污泥接受槽上口低于車箱呈地下或半地下槽。所述底面鋪設瓷磚等光滑建筑材料。
本發明優點是合理的工藝過程和功能完善恰到好處的設備配置。滿足厭氧消化處理工藝對進料物性要求。本發明工藝簡捷有效、設備配置合理、物料輸送流暢、運行能耗低,成為厭氧消化集中規模化處理脫水污泥最合理的配套工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力達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大連力達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861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等離子納米氣泡污泥減量處理方法
- 下一篇: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