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同時用于CT與MRI的雙顯影劑及其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68380.3 | 申請日: | 2011-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67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謝達斌;陳家俊;周尚威;吳炳慶;蕭宇宏;楊雨桑 | 申請(專利權)人: | 謝達斌;陳家俊 |
| 主分類號: | A61K49/06 | 分類號: | A61K49/06;A61K5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同時 用于 ct mri 顯影劑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種用于CT及MRI的雙顯影劑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A,提供一混合溶液,其包含一鉑化合物、一鐵化合物、一多元醇、一界面活性劑、及一溶劑;
B,加熱該混合溶液以使該鉑化合物與該鐵化合物進行反應,以得一鐵鉑納米粒子;
C,冷卻該混合溶液,并將該鐵鉑納米粒子由該混合溶液中分離出;以及
D,將該鐵鉑納米粒子與一表面改質分子混合,以得到一表面修飾的鐵鉑納米粒子雙顯影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D)后還包括一步驟E:將該表面修飾的鐵鉑納米粒子雙顯影劑與一標靶分子混合,以得到一具標靶能力的分子造影雙顯影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鉑化合物為至少一選自由Pt(acac)2、PtCl2、PtCl4、H2PtCl4、H2PtCl6、K2PtCl4、及K2PtCl6所組成的群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鐵化合物為至少一選自由Fe(CO)5、Fe(acac)2、Fe(acac)3、及Fe-oleate所組成的群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接口活性劑為至少一選自由油酸、及油胺所組成的群組。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接口活性劑包括油酸、及油胺。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油酸及油胺的體積比介于1∶1至3∶1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多元醇為C8-20的醇類。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多元醇為至少一選自由1,2-十六烷二醇、1,2-十二烷二醇、及聚乙二醇所組成的群組。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表面改質分子為半胱胺、胱胺、或巰基烷基胺。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標靶分子為抗Her2抗體。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鐵鉑納米粒子如下式所示:
FexPt100-x,
其中,x為30~60。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鐵鉑納米粒子的粒徑為1~20nm。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鐵鉑納米粒子具有球狀結構、八足狀結構、立方八面體結構、立方體結構、或截角立方體結構。
15.一種用于CT及MRI的雙顯影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鐵鉑納米粒子;以及
一表面改質分子,連結于該鐵鉑納米粒子的表面,使該鐵鉑納米粒子的表面修飾有一胺基、一羧基、或一生物素;
其中,該鐵鉑納米粒子具有球狀結構、八足狀結構、立方八面體結構、立方體結構、或截角立方體結構,且該鐵鉑納米粒子如下式所示:
FexPt100-x,
其中,x為30~60。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雙顯影劑,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標靶分子,其與該表面分子連接,且該標靶分子為一抗體、一蛋白質、一核酸。
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雙顯影劑,其特征在于,該表面改質分子為一胺基表面改質分子,其具有巰基及胺基,且該胺基表面改質分子通過該巰基連結于該鐵鉑納米粒子的表面,使該鐵鉑納米粒子的表面修飾有該胺基。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雙顯影劑,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標靶分子,其具有一羧基,且通過該羧基與該鐵鉑納米粒子表面上的該胺基的鍵結,以將該標靶分子與該胺基表面改質分子連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謝達斌;陳家俊,未經謝達斌;陳家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838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隔熱式浮動盤
- 下一篇:一種可廢熱利用的車用增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