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植珠用水性聚氨酯膠黏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68241.0 | 申請日: | 2011-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18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淑萍;沈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175/08 | 分類號: | C09J175/08;C08G18/76;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8/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鄭立明;趙鎮勇 |
| 地址: | 10250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植珠用 水性 聚氨酯 膠黏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粘合劑制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植珠用水性聚氨酯膠黏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反光材料植珠領域,大多數廠家仍在沿用雙組分溶劑型丙烯酸膠黏劑。而雙組分膠黏劑,下機需要熟化,能耗非常高;在使用中大量溶劑直接排放,環境污染大;在復合剝離階段,微珠轉移率不易控制,造成最終產品反光率不足;固化劑的使用,使固化溫度較高,也提高了操作的危險性。
目前,開始使用水乳型丙烯酸酯體系植珠膠黏劑,該膠黏劑以水為溶劑,消除掉了溶劑排放對環境的污染,能耗大大降低,通過成膜物軟硬度的調整,控制了植入微珠的深度,且該膠黏劑對微珠附著牢度適中,易于復合后微珠的轉移,但該膠黏劑由于親水性活性劑的存在,在微珠轉移到布基時,控制不當會有少量活性劑附著在微珠表面被轉移到布基上,微量活性劑導致反光布在水洗中的耐水性大大降低,水洗次數會造成8~20%的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植珠用水性聚氨酯膠黏劑主劑及其制備方法與膠黏劑,可以解決目前水乳型丙烯酸酯體系植珠膠黏劑導致反光布在水洗中的耐水性大大降低的問題。該膠黏劑應用在反光布中時,可提高反光布的耐水性,保證其水洗次數。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植珠用水性聚氨酯膠黏劑,該膠黏劑由主劑和固化劑組成,主劑與固化劑的重量比為100∶1~100∶4;其中主劑由下述組分組成:聚四氫呋喃二醇、甲苯二異氰酸酯、環氧樹脂EP-51、二羥甲基丙酸DMPA、一縮二乙二醇、三乙胺、乙二胺、溶劑和消泡劑。
上述膠黏劑中,所述主劑中聚四氫呋喃二醇、甲苯二異氰酸酯、環氧樹脂EP-51、二羥甲基丙酸、一縮二乙二醇、三乙胺和乙二胺的用量按質量百分比為:
聚四氫呋喃二醇????64~75%;
甲苯二異氰酸酯????10~15%;
環氧樹脂EP-51????6~12%;
二羥甲基丙酸?????4~8%;
一縮二乙二醇?????1~3%;
三乙胺???????????2~5%;
乙二胺???????????0.2~0.5%;
所述溶劑的用量為:所述聚四氫呋喃二醇、甲苯二異氰酸酯、環氧樹脂EP-51、二羥甲基丙酸、一縮二乙二醇、三乙胺和乙二胺總重量的7%;
所述消泡劑的用量為:所述聚四氫呋喃二醇、甲苯二異氰酸酯、環氧樹脂EP-51、二羥甲基丙酸、一縮二乙二醇、三乙胺、乙二胺和去離子水總重量的千分之一;
所述去離子水的用量為:所述聚四氫呋喃二醇、甲苯二異氰酸酯、環氧樹脂EP-51、二羥甲基丙酸、一縮二乙二醇、三乙胺和乙二胺總重量的2.33~2.35倍。
所述溶劑為丙酮、丁酮中的任一種;固化劑為HDI三聚體、HMDI三聚體或氮丙啶中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明實施方式還提供一種植珠用水性聚氨酯膠黏劑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
制備主劑:
取制備主劑各組分:重均分子量為2000的聚四氫呋喃二醇、甲苯二異氰酸酯、環氧樹脂EP-51、二羥甲基丙酸、一縮二乙二醇、三乙胺、乙二胺、溶劑和消泡劑;
將聚四氫呋喃二醇真空脫水后,加入甲苯二異氰酸酯,混合均勻,在80~85℃反應1小時,再加入環氧樹脂EP-51、二羥甲基丙酸DMPA和一縮二乙二醇,加入溶劑,恒溫反應3小時得到預聚體,檢測預聚體的NCO質量百分含量達到理論值,則開始降溫,溫度降至40℃,加入三乙胺中和成鹽5~10分鐘,用去離子水在1000轉/分鐘的攪拌狀態下高速分散30分鐘,再加入乙二胺進行擴鏈,最后加入消泡劑,并減壓蒸餾脫除溶劑后即制得主劑;
將上述主劑與固化劑按一定重量配比相混合,再減壓蒸餾脫去溶劑,即得到植珠用水性聚氨酯膠黏劑。
上述方法制備主劑時,主劑中的重均分子量為2000的聚四氫呋喃二醇、甲苯二異氰酸酯、環氧樹脂EP-51、二羥甲基丙酸、一縮二乙二醇、三乙胺和乙二胺的用量按質量百分比為:
聚四氫呋喃二醇????64~75%;
甲苯二異氰酸酯????10~15%;
環氧樹脂EP-51???????6~12%;
二羥甲基丙酸DMPA????4~8%;
一縮二乙二醇????????1~3%;
三乙胺??????????????2~5%;
乙二胺??????????????0.2~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82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