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轉向控制方法與系統以及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68088.1 | 申請日: | 2011-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04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詹純新;劉權;張建軍;王啟濤;郭紀梅;張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6/00 | 分類號: | B62D6/00;B62D113/00;B62D1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余剛 |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轉向 控制 方法 系統 以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轉向控制方法與系統以及汽車。
背景技術
汽車在轉向時,為了減少輪胎的磨損和行駛阻力,要求所有車輪均做純滾動而無滑動,或只有極小的滑移。顯然這是一種理想的內外輪轉角關系,只有在所有車輪的軸線都相交于一點方能實現,如圖1所示,圖1是汽車理想的內外輪轉角關系的示意圖。在圖1中,交點O為轉向中心,11為轉向中心線,12為前橋,13為后橋。在一般轉向條件下,每個車輪的轉向半徑是不同的。根據汽車理論知識可知,同一轉向軸上的兩個轉向車輪轉角,即外側車輪的偏轉角αi和內側車輪的偏轉角βi之間應滿足式(1)即阿克曼公式。
式中αi表示汽車第i軸外輪轉角,βi表示汽車第i軸內輪轉角,i取自然數;B表示左、右車輪分別繞車橋旋轉的軸線(主銷)與地面的兩個交點之間的距離,Li表示第i軸到轉向中心線的距離。另外,不同轉向軸的同一側車輪的轉角關系應滿足式(2)和式(3)。
Licot(αi)=Ljcot(αj)????(2)
Licot(βi)=Ljcot(βj)????(3)
式中αi和αj分別表示汽車第i、j軸外側輪轉角,βi和βj分別表示汽車第i、j軸內側輪轉角,i、j為自然數,Li和Lj表示汽車第i、j軸到轉向中心線的距離。第一橋與方向盤通過機械桿系連接,并且該機械桿系統設計時滿足式(1),因而第一橋車輪轉角α1、β1也由方向盤轉角確定。
現有的多橋車輛轉向系統,機械轉向橋和電控轉向橋在正常行駛時,轉向中心線保持不變,由于多軸車輛整車長度長,重量大,要使車輛符合法規要求,符合最小轉彎直徑限值,那么轉向中心線普遍處在車輛中間或中間偏后,此時就存在一個問題:如果轉向中心線設定在車輛中間,以便取得較小的轉彎直徑使車輛的通過性改善,那么在車輛高速拐彎時,車輛側向加速度就較大,側向力也就增大,車輛就很容易發生傾翻;如果轉向中心線設定在車輛中間偏后的某一位置時,以便獲得車輛高速行駛的操縱穩定性,那么車輛的最小轉彎直徑就會增大,車輛的通過性就會變差。也就是說,現有的車輛難以兼顧其操縱穩定性和通過性。
在現有技術中,車輛難以兼顧操縱穩定性和通過性,對于該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轉向控制方法與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車輛難以兼顧操縱穩定性和通過性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汽車轉向控制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808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