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氧化鋁-氧化鈦復合載體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67079.0 | 申請日: | 2011-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895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車春霞;頡偉;韓偉;譚都平;李赫;梁琨;梁玉龍;高源;景喜林;張峰;常曉昕;馬建華;林宏;趙育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32/00 | 分類號: | B01J32/00;B01J35/10;B01J23/50;B01J23/44;C07C7/163;C07C7/167;C07C5/09;C07C5/05;C07C11/04;C07C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實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張茵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氧化鋁 氧化 復合 載體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氧化鋁-氧化鈦復合載體,以載體質量100%計,包含氧化鋁1~95%,氧化鈦5~99%,其特征在于載體具有如下物性:堆密度0.7~1.1g/ml,孔容0.2~0.6ml/g,比表面積3~60m2/g,平均孔徑80~400nm;載體在60~130nm和400~800nm處出現雙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載體,其特征在于孔徑低于10nm的孔占總孔容的0~4%,10~100nm的孔占總孔容的15~80%,大于100nm但小于等于1000nm的孔占總孔容的20~85%,孔徑大于1000nm的孔占總孔容的0~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載體,其特征在于氧化鋁10~90%,氧化鈦10~9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載體,其特征在于氧化鋁30~90%,氧化鈦10~7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載體,其特征在于氧化鋁50~90%,氧化鈦10~50%。
6.根據權利要求1~5之一的載體,其特征在于載體平均孔徑120~370nm。
7.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載體的制備方法:在攪拌條件下將MAlO2和TiCl4溶液混合,然后用堿溶液中和,生成鋁鈦氫氧化物共沉淀,過濾,然后加入混合氫氧化物重量的3~15wt%的擴孔劑,混捏成型,干燥,在1000~1400℃焙燒,其中M為Na或K。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MAlO2和TiCl4溶液在25~100℃條件下混合,然后用堿性溶液中和,生成鋁鈦氫氧化物沉淀,攪拌5~20小時使得鋁鈦氫氧化物生成均勻的晶相粒子,過濾,洗去M+和C1-離子,然后加入混合氫氧化物重量的3~15wt%的擴孔劑,混捏成型,100~150℃干燥,在1000~1350℃焙燒2~8h。
9.根據權利要求7~8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焙燒4~6h。
10.根據權利要求7~8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擴孔劑選自田菁粉、檸檬酸、甲基纖維素、淀粉、聚乙烯醇、聚乙醇和碳黑中的一種或多種。
11.根據權利要求7~8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堿性溶液選自NaOH、KOH、Na2CO3和NH3中的一種或多種。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堿性溶液選自NaOH、KOH。
13.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載體的制備方法:將氧化鋁、氧化鈦、擴孔劑摻混,擴孔劑加入量為氧化鋁和氧化鈦混合氧化物重量的3~15%,混捏均勻后成型,干燥,在1000~1400℃,焙燒2~8小時。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00~150℃干燥,焙燒4~6小時。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擴孔劑選自田菁粉、檸檬酸、甲基纖維素、淀粉、聚乙烯醇、聚乙醇和碳黑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707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