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斜拉橋施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66675.7 | 申請日: | 2011-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869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玉發;朱長城;茍祖寬;王學明;楊俊;顏旭旺;陳中超;鄧少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五局集團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E01D11/04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吳無懼 |
| 地址: | 550002***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斜拉橋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斜拉橋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的斜拉橋施工中,一般是在下部結構施工完成后,進行主塔的施工,待主塔施工完成后采用掛籃懸澆法或移動支架法,分段進行主梁施工,每施工完一段主梁就掛一組斜拉索,如此反復,直至主梁合龍。對于傳統的施工方法,主塔完工后才能開始主梁施工,主梁施工需要分段張拉體內預應力和張掛斜拉索,并由斜拉索承擔部分梁體施工荷載,因此主塔和主梁在施工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施工工期過長,施工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斜拉橋施工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施工工期過長、成本較高等不足。
為了解決所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在斜拉橋施工中,下部結構施工完成后,充分利用施工工作面,同時進行上部結構的主塔施工和主梁施工,主塔施工和主梁施工互不干涉;當主塔和主梁施工完成后,進行斜拉索施工;主塔采用雙斜鋼拱塔原位懸臂拼裝方法施工,主梁采用支架法施工,梁體施工荷載由主梁下面的支架承擔。
采用塔梁同時施工的方法,在完成斜拉橋的下部結構施工后,同時進行上部的主塔和主梁施工,充分利用整個施工的工作面,主塔采用雙斜鋼拱塔原位懸臂拼裝方法的施工技術,不影響主梁的施工;主梁采用支架法施工,施工荷載由支架承擔;主塔和主梁施工完成后,施工斜拉索。
主塔和主梁施工不需要斜拉索承擔結構荷載或施工荷載,主梁自重由支架承擔,主梁施工不受體內預應力張拉和斜拉索施工的制約,主塔和主梁施工相互不影響、不受制約,分別作為一個獨立的單位工程進行施工,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施工工作面。
主梁支架的設計考慮橋位區水文、地質等情況并結合施工現場實際,采用墩梁式支架結合滿堂支架施工。
施工前采用有限元分析軟件建立施工各階段模型,計算和驗算各施工階段的應力、位移和變形,提供數據指導施工。
本發明解決了斜拉橋主塔和主梁同時、獨立施工的技術問題,充分利用了整個施工工作面,節約了施工工期,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斜拉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塔梁同時施工的方法,在完成斜拉橋的下部結構4施工后,同時進行上部的主塔1和主梁2施工,充分利用整個施工的工作面,主塔1采用無支架施工技術,不影響主梁2的施工;主梁1采用支架法施工,施工荷載全由支架5承擔;主塔1和主梁2施工完成后,施工斜拉索3。
主塔1和主梁2施工不需要斜拉索3承擔結構荷載或施工荷載,主梁2自重由支架承擔,主梁2施工不受體內預應力張拉和斜拉索3施工的制約,主塔1和主梁2施工相互不影響、不制約,分別作為一個獨立的單位工程進行施工,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施工工作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五局集團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鐵五局集團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667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