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菌袋打洞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64861.7 | 申請日: | 2011-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887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朱忠貴;董亞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市食用菌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08 江蘇省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打洞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的栽培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食用菌菌袋打洞接種的工具,屬于食用菌生產領域。
背景技術
香菇、銀耳、黑木耳、猴頭菇等食用菌通常都是采用菌棒式栽培,有的農戶甚至平菇、姬菇也采用該方法栽培,這種方法一般選擇直接12-20cm的低壓聚乙烯筒料,截斷成40-55cm長的筒料,裝入培養料后,采用打洞接種的方法,成“井字形”堆放發菌,發好菌絲后就在洞穴處出菇。該方法操作簡便,適用性強。在應用該方法生產食用菌菌袋的過程中,必須采用工具將塑料袋打出洞穴,才能接入菌種,這種工具在本領域中通常稱之為“打洞器”,現有技術中,一般以木棍或者鐵質圓鋼材料制成的工具作為打洞器,而鐵質圓鋼材料容易生銹,木棒容易滋生雜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食用菌菌袋接種時打洞的工具---打洞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一種菌袋打洞器,包括器體、器尖和手柄,其特征在于:該打洞器采用直徑15-25毫米的實心不銹鋼材料加工制作而成,呈丁字形;所述器體為圓柱體,一端加工成圓錐體的器尖,另一端與手柄相連。
所述器體長度120-180毫米,手柄長度60-100毫米。
所述所述器尖的夾角小于30度。
與現在使用的打洞器相比,本發明可以達到如下效果:
1、選用不銹鋼材料加工打洞器,堅固耐用,既不會生銹,也不會生霉污染雜菌,可以提高菌袋接種的成品率。
2、清洗保管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外形結構示意圖。1-器尖,2-器體,3-手柄,101-夾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由圖1知,本發明的一種菌袋打洞器,包括器體2、器尖1和手柄3。其加工制作步驟如下:
1、選取直徑20毫米的實心不銹鋼材料250毫米。
2、將所選的不銹鋼材料截斷兩段圓柱體,一段長度為100毫米,用作手柄3;另一段長度150毫米,用作器體2與器尖1。
3、將器尖1加工成圓錐體,其夾角101小于30度,將外表打磨光滑。
4、將器體2一端與手柄3中部焊接起來,即成丁字形打洞器。
5、將焊接點打磨光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市食用菌研究所,未經鎮江市食用菌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486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