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用片狀發熱體的座椅取暖器及帶座椅取暖器的座椅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64820.8 | 申請日: | 2011-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048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04 |
| 發明(設計)人: | 后藤芳英;后藤大樹;秋田直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后藤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5B3/02 | 分類號: | H05B3/02;H05B3/34;A47C7/62;B60N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默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3 | 代理人: | 陸式敬 |
| 地址: | 日本國山形県寒***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片狀 發熱 座椅 取暖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采用片狀發熱體的座椅取暖器及帶座椅取暖器的座椅。?
【背景技術】
近年來,有各種各樣采用片狀發熱體的座椅取暖器方案被提出。此處所述的片狀發熱體是指一種在以氟樹脂為主要成分的合成樹脂分散劑中混入由黑鉛(石墨)與炭黑所構成的導電材料,并使其分散而形成的發熱體。?
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提出的結構就是通過彈性連接部連接多個片狀發熱體,防止改變片狀發熱體。?
還有,例如,在專利文獻2中所提出的方案是用引線連接多個片狀發熱體,使電形成一個整體,從而可以減少片狀發熱體在設計方面的限制。?
【以前的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專利公開2004-55219號公報?
【專利文獻2】專利公開2006-351458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如上所述,有多個采用片狀發熱體的座椅取暖器方案被提出。然而,根據上述技術,片狀發熱體中都采用了櫛齒狀電極。由于櫛齒狀電極在電極之間的間隔小,雖然發熱量大,但耗電也會加大。?
這樣,如將采用片狀發熱體的座椅取暖器用到汽車座椅,就會造成很大的不便。這是由于很多汽車都是來自12V蓄電池的直流電。還有,在近年來普及的混合動力汽車或電動汽車上,也需要使用電力作為汽車動力。這就要求更進一步地減少取暖器所用電量。?
另外,從環保的角度來看,也最好能盡可能地減少耗電。?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即能有效地以最佳溫度取暖,又能實現省電的座椅取暖器及帶座椅取暖器的座椅。?
【解決課題的手段】?
根據本發明第1觀點,本發明所涉及的座椅取暖器由座椅底座、安裝在上述座椅底座上,且多個長邊為9cm以下,短邊為5cm以下的長方形片狀發熱體,以及連接到上述各個片狀發熱體上的2個片狀電極組成,上述的2個片狀電極分別沿著上述片狀發熱體的2條短邊安裝?到上述各個片狀發熱體上。?
根據本發明的第2觀點,本發明所涉及的帶座椅取暖器座椅由座位及背部至少一個有多個凸起的座椅、以及座椅取暖器組成,該座椅取暖器包括座椅底座、且多個長邊為9cm以下,短邊為5cm以下的長方形片狀發熱體,以及沿著上述片狀發熱體的2條短邊安裝到上述各個片狀發熱體上的片狀電極。在上述座位及背部中至少有一個沿著上述凸起部的凸起形狀安裝了上述座椅取暖器,上述片狀發熱體就安裝在上述凸起部的頂部附近。?
根據本發明第3觀點,本發明所涉及的座椅取暖器有座椅底座、安裝在上述座椅底座上,長方形片狀發熱體,以及在上述片狀發熱體上,沿著寬度方向,且以一定間隔安裝的片狀電極,并將上述片狀發熱體多次折疊。?
【發明效果】?
本發明所涉及的采用片狀發熱體的座椅取暖器或帶座椅取暖器,采用了多個較小的片狀發熱體,且安裝了電極,以便能有效運用所有的片狀發熱體。因此,這不但能有效地加熱到最佳溫度,而且還能更進一步地實現節電效果。?
【圖紙的簡單說明】?
【圖1】表示第1實施方案所涉及帶座椅取暖器座椅的概要結構圖。?
【圖2】表示第1實施方案所涉及的帶座椅取暖器座椅圖。?
【圖3】第1實施方案所涉及座椅取暖器A-A線部分截面圖。?
【圖4A】關于第1實施方案所涉及的比較例1。?
【圖4B】關于第1實施方案所涉及的比較例2。?
【圖4C】關于第1實施方案所涉及的比較例3。?
【圖4D】關于第1實施方案所涉及的比較例4。?
【圖5】表示第1實施方案所涉及座椅取暖器的工作圖。?
【圖6】表示第2實施方案所涉及帶座椅取暖器座椅的概要結構圖。?
【圖7】表示第2實施方案所涉及帶座椅取暖器圖。?
【圖8】表示第2實施方案所涉及帶座椅取暖器的結構圖。?
【圖9A】表示用于第2實施方案所涉及帶座椅取暖器的編織線照片。?
【圖9B】用于第2實施方案所涉及帶座椅取暖器的編織線截面圖。?
【圖10A】表示第3實施方案所涉及熱風發生裝置的結構圖。?
【圖10B】表示第3實施方案所涉及熱風發生裝置的結構圖。?
【圖10C】表示第3實施方案所涉及熱風發生裝置的結構圖。?
【圖10D】表示第3實施方案所涉及熱風發生裝置的結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后藤電子株式會社,未經后藤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482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混料機攪拌槳
- 下一篇:帶應急的起重機能量回饋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