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手工加料的聚氨酯發泡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64714.X | 申請日: | 2011-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69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田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溧陽市山湖實業有限公司汽車裝飾材料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4/04 | 分類號: | B29C44/04;B29C44/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查俊奎 |
| 地址: | 213373 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工 加料 聚氨酯 發泡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工加料的聚氨酯發泡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頂棚用聚氨酯(PU)材料的發泡技術與工藝都是通過采用進口全自動發泡機實現的。該設備主要分為物料儲罐、計量系統和機械混合系統,一般制備工藝如下:將兩種物料分別置于其物料儲罐中,通過計量系統按配比將兩種物料加入機械混合系統中進行混合,然后將混合物料注入發泡箱中進行發泡。但是,該設備存在以下缺點:(1)成本高,該設備依賴進口,生產資金投入大;(2)產品品種受到局限,不同配比的物料不可混用儲罐,無法適用于多品種物料發泡;(3)由于混合物料反應速度快,先后注入的混合物料反應不一致,不同反應程度的混合物料沿流淌方向疊加,在疊加處易分層開裂,廢泡率增大;(4)由于計量系統將物料加入機械混合系統是由球閥控制的,物料進入機械混合系統不可能絕對同步,造成混合物料的局部配比不均,易產生廢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手工加料的聚氨酯發泡裝置,該裝置成本低,物料混合均勻,特別適用于多品種物料發泡。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工加料的聚氨酯發泡裝置,包括發泡箱、攪拌桶和攪拌機構;其中,
攪拌桶的上下兩端開口,下端開口設有邊沿,邊沿下側裝有橡膠墊圈;攪拌桶置于發泡箱內,橡膠墊圈與發泡箱的底部緊密接觸;
攪拌機構包括攪拌電機、桶蓋和攪拌棒;桶蓋上設有攪拌棒入口和加料口,桶蓋設置在攪拌電機的機架上;攪拌棒穿過攪拌棒入口安裝在攪拌電機的轉軸上;攪拌電機可升降懸掛在攪拌桶的上方,攪拌棒伸入攪拌桶中,桶蓋與攪拌桶的上端開口接觸,且桶蓋與攪拌桶之間通過插銷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本發明還包括升降電機,升降電機安裝在地面上,其功率輸出端連有鋼絲繩,鋼絲繩穿過定滑輪后與攪拌電機的機架連接。
所述攪拌桶優選為金屬攪拌桶,合適的金屬攪拌桶包括銅制攪拌桶、鋁制攪拌桶或鐵制攪拌桶,更優選為鐵制攪拌桶。
為了便于移動攪拌桶,所述攪拌桶的桶壁外側設有提手。
為了便于發泡箱移動,所述發泡箱底部裝有移動輪。
作為對本發明的進一步揭示,所述攪拌桶的上端開口的直徑大于下端開口的直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手工方式將兩種物料同時加入攪拌桶中,避免了注射過程中混合物料反應疊加引起的發泡不均問題;一次投料并進行混合,物料混合均勻,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減少廢泡率;攪拌桶清洗方便,特別適用于多品種物料發泡;此外,本發明制造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手工加料的聚氨酯發泡裝置,包括發泡箱1、鐵制攪拌桶2、攪拌機構和升降電機6;其中,
發泡箱1底部裝有移動輪11;
鐵制攪拌桶2的上下兩端開口,上端開口直徑大于下端開口直徑,上端開口設有邊沿21,邊沿21下側裝有橡膠墊圈22,桶壁外側設有提手23;鐵制攪拌桶2置于發泡箱1內,橡膠墊圈22與發泡箱1的底部緊密接觸;
攪拌機構包括攪拌電機3、桶蓋5和攪拌棒4;桶蓋5上設有攪拌棒入口和兩個加料口,桶蓋5設置在攪拌電機3的機架上;攪拌棒4穿過攪拌棒入口安裝在攪拌電機3的轉軸上;攪拌電機3可升降懸掛在鐵制攪拌桶2的上方,攪拌棒4伸入鐵制攪拌桶2中,桶蓋5與攪鐵制攪拌桶2的上端開口接觸,且桶蓋5與鐵制攪拌桶2之間通過插銷連接;
攪拌電機3的升降通過升降電機6實現,升降電機6安裝在地面上,其功率輸出端連有鋼絲繩7,鋼絲繩7穿過兩個定滑輪8后與攪拌電機3的機架連接。
使用時,將雙組分原料分別通過兩個加料口同時加入鐵制攪拌桶2中,開啟攪拌電機3,攪拌20~30秒后停止攪拌,通過升降電機6將攪拌機構和鐵制攪拌桶2同步提升,原料混合物在發泡箱1中自然流淌,放置發泡,得到聚氨酯泡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溧陽市山湖實業有限公司汽車裝飾材料分公司,未經溧陽市山湖實業有限公司汽車裝飾材料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471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偽差分電容型逐次逼近模數轉換器
- 下一篇:偽差分電容型逐次逼近模數轉換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