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64674.9 | 申請日: | 2011-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22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栗玉林;董莪;關龍;郭海江;張保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鶴壁福田舒布洛克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0 | 分類號: | C04B28/00;C04B18/08;B28B1/08;B28B1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803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粉煤 混凝土 小型 空心 砌塊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磚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適用于框架結構和高層建筑砌塊填充墻,屬于建筑工業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建筑節能、生活環境重視程度的提高,工業固體廢棄物替代粘土作建筑材料,因其環保實用越來受到人們的關注,出現了粉煤灰免燒免蒸磚、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磚等磚塊。但是,目前使用的各類粉煤灰磚塊,因配料較為復雜,需要添加外加劑增加固結力,來提高其強度,工藝上摻灰率不高。對于粉煤灰砌塊,由于添加劑的加入,造成了其成本的提高,混凝土的增加,造成了重量的增加,經濟效益下降且摻灰量不高。因此,亟需一種高摻灰量和低成本、質量輕的砌塊來解決以上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種摻灰量高、不需要添加劑且適用于建筑填充墻的一種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及其制備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粉煤灰水泥小型空心砌磚,所述小型空心砌磚的原料組份,按重量百分比分別為:
干粉煤灰:10--11份
水泥:35.5-36.5份
濕粉煤灰:185--186份
一種粉煤灰水泥小型空心砌磚的制備方法,粉煤灰水泥小型空心砌磚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a備料:
采用微機自動配料系統,將干粉煤灰、水泥、濕粉煤灰和水按重量百分比:
干粉煤灰10--11份,
水泥35.5--36.5份,
濕粉煤灰185--186份配料
水:23.5-24.5份
其中,干粉煤灰的質量為II級灰,儲場濕粉煤灰的濕度(指含水率)一般宜為3%~5%;
b投料攪拌
將上述配料按序投入攪拌機,經同步水平雙軸交叉式的旋轉攪拌,形成坯料,
投料順序為:濕粉煤灰---干粉煤灰---水泥,
c砌塊成型
將經b攪拌后形成坯料投入砌塊成型機,經砌塊臺模共振式高壓震動成型。
d蒸汽濕熱養護
將經c震動成型的砌塊蒸汽高溫養護,養護溫度為130~150℃,濕度>95%
e碼垛
將經d養護后的砌塊板塊分離和成品碼垛。
f成品堆放
將經e碼垛后的產品堆放,檢驗出廠。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和現有粉煤灰砌塊的制備方法相比,本發明的粉煤灰摻量大,國內一般摻灰量為20--60%,本發明的灰渣摻量達80%;強度高:強度等級≥MU7.5。其中濕排粉煤灰不需要再次烘干處理,節省費用。除添加粉煤灰之外,無需摻加任何其他添加劑,這在其他工藝上是無法實現的。具體體現以下優點:
1提高粉煤灰的摻灰量,由于在a備料中干粉煤灰的質量達到II級灰;濕粉煤灰為熱電廠未經處理直接濕排的粗粉煤灰,采用自卸車運至生產儲料場,讓其如同石灰膏一樣在儲料場“陳伏”一周以上,目的有二,一是消除其活性和未充分消解的石灰粉;二是達到半干狀態以利鏟車和皮帶上料,其細度可作為細骨料用。這樣不僅可以增加砌塊的摻灰率,同時,可以降低成本。
2本發明不需要添加劑,易于成型:
在投料攪拌b的布料箱中,各配料經高速旋轉的扒料作用,利用高速旋轉的拌和料的離心力,可以在短時間內均勻的將干硬性粉煤灰混凝土灌入狹小的砌塊肋壁空腔內,從而達到高摻量粉煤灰砌塊良好的密實度和強度。
同時,拌和料攪拌b采用雙軸交叉式的旋轉攪拌,內加裝加水濕度自動控制器,以拌和料的濕度自動控制加水量。雙軸交叉式的旋轉攪拌比單軸攪拌,可以在時間內能更好的促進干硬性粉煤灰混凝土的相互攪合,更好的促進各配料的融合。攪拌機內配裝有專用濕度控制加水儀,拌和料含水達到2%~3%時,加水裝置制動停止,防止坯料過碎,這樣拌和料的和易性達到了較好的控制,還為生坯砌塊產品的成型和防止出現豎橫裂紋和過干、過濕生坯砌塊提供了技術保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鶴壁福田舒布洛克建材有限公司,未經鶴壁福田舒布洛克建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467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