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球接頭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64349.2 | 申請日: | 2011-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03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J·木爾辛斯基;K·萊因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約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11/08 | 分類號: | F16C11/0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饒辛霞 |
| 地址: | 德國魏***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頭 | ||
1.球接頭(1),具有一個作為第一支承部分的由一個球部分(4)和一個軸頸部分構成的球軸頸(2)和一個作為第二支承部分的其內支承所述球軸頸(2)的殼體(3),球軸頸如此支承在殼體中,以致球軸頸以其軸頸部分至少部分地從在殼體(3)中的一個通口(20)伸出并且在此繞軸頸軸線(5)可扭轉以及在通口(20)的區域內可偏轉,其特征在于,球軸頸(2)的球部分(4)包括一個至少半球形的球缺,該球缺在殼體(3)的一個配屬的、與通口(20)對置的、凹形的球窩(11)中可滑動地支承在一個由相互重疊的滑動罩殼(14)和彈性體罩殼(13)構成的滑動層(12)上,并且軸頸部分連接在球缺(4)上,該軸頸部分包括一個繞軸頸軸線(5)旋轉對稱的推力領(6),該推力領帶有一個由通口(20)引出的連接軸頸(8),其中,經由一種由相互重疊的滑環(16)和彈性體環(15)構成的組合,推力領(6)朝球窩(11)方向預緊地可滑動地被支承在殼體(3)中,從而球軸頸(2)在整個角度范圍既可以繞軸頸軸線(5)無復位力地扭轉,也可以以彈性的阻力萬向偏移。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球接頭,其特征在于,殼體(3)包括兩個殼體部分(9、10),其中,接合面優選橫向于軸頸軸線(5)且處在球窩(12)和推力領(6)之間的區域內,并且殼體部分(9、10)在安裝狀態在預緊情況下密封地特別是通過擠壓和/或螺紋擰緊和/或卷邊和/或模壓和/或粘結相互連接。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接頭,其特征在于,在殼體(3)上的通口(20)根據連接軸頸(8)的擺動偏移構成為截錐形的,并且通口邊緣設有一個由彈性體材料制成的用于所述連接軸頸(8)的末端止擋(21)。
4.按照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球接頭,其特征在于,滑動層(12)以一個作為彈性體罩殼(13)的第一層和一個作為滑動罩殼(14)的第二層相互構成并與球窩(11)固定連接,并且球缺(4)以一個平滑的外面可滑動地支承,或者滑動層以相應相反的結構安裝在球缺上并且該球缺可滑動地被支承在球窩的一個平滑的面中。
5.按照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球接頭,其特征在于,殼體(3)在推力領(6)區域內的內部輪廓(18)圓錐狀地和/或優選以凹形的球窩形狀安排,并且由滑環(16)和彈性體環(15)構成的組合被預緊地設置在這里。
6.按照權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球接頭,其特征在于,推力領(6)構成為圓柱形和/或至少部分圓錐形的。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球接頭,其特征在于,推力領(6)構成為圓柱形的,具有一個與連接的球缺直徑相比較小的直徑,必要時具有一個修圓的過渡部分,并且滑環(16)緊貼推力領(6)的外周且側向緊貼球缺(4)并且以一個傾斜安排的、必要時還凸形拱起的外周面(17)指向殼體的一個相應安排的內部環輪廓(18),并且預緊的彈性體環(15)以大致相同的厚度設置在外周面與內部環輪廓之間。
8.按照權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球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彈性體環(15)和處在其上的滑環(16)構成的組合相互固定連接且與殼體內壁(18)固定連接,并且推力領(6)以一個平滑的表面可滑動地被支承,或者一種由下部彈性體環和處在其上的滑環構成的組合與推力領固定連接,而推力領利用滑環可滑動地被支承在一個配屬的平滑的旋轉對稱的殼體內壁上。
9.按照權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球接頭,其特征在于,球軸頸(2)的朝通口(20)那邊敞開的滑動面縫隙借助一些密封唇(19)和/或要罩上的密封蓋密封。
10.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球接頭,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環繞的密封唇(19)被安裝在滑環(16)和/或彈性體環上和/或在通口邊緣的區域內。
11.按照權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球接頭,其特征在于,滑環(16)和/或滑動罩殼(14)由能滑動的塑料或由具有一個固定附著的滑動層的金屬或陶瓷材料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約恩有限公司,未經約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434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