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63528.4 | 申請日: | 2011-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12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吳錦美;李漢錫;樸原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金顯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62 | 分類號: | G02F1/1362;G02F1/1368;G02F1/1333;H01L27/02;H01L21/7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國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 顯示裝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享有于2010年9月20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No.10-2010-0092385的權益,此處援引該申請作為參考,如同在此完全闡述一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平板顯示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能提高驅動性能并能通過簡化的制造工藝降低制造成本的液晶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在諸如移動終端和筆記本電腦的各種移動電子設備方面的發展,對于可應用的平板顯示裝置的需求日益增加。
平板顯示裝置可包括液晶顯示(LCD)裝置、等離子體顯示面板(PDP)、場致發射顯示裝置(FED)和發光二極管顯示裝置(LED)等等。
在各種平板顯示裝置中,LCD裝置由于具有例如大規模生產的技術發展、簡易的驅動方式、低功耗、高質量分辨率和大尺寸屏幕等各種優點而被廣泛應用。
現有技術使用鼠標或鍵盤作為平板顯示裝置的輸入設備。近來使用觸摸屏作為平板顯示裝置的新的輸入設備,其中觸摸屏使用戶能夠通過使用手指或筆直接輸入信息。
觸摸屏已廣泛應用在各種領域中,例如在諸如導航儀的移動終端、工業用終端、筆記本電腦、自動存取款機(ATM)、移動電話、MP3、PDA、PMP、PSP、便攜式游戲機、DMB接收器和平板PC中;以及在諸如冰箱、微波爐和洗衣機的電器中。此外,觸摸屏的簡便操作迅速地擴大了觸摸屏的應用領域。
已進行了研究和開發以制造包括具有內置觸摸屏的LCD裝置的纖薄平板顯示裝置。特別是,單元內(in-cell)觸摸型LCD裝置得到最為積極的研究和開發,其中所述單元內觸摸型LCD裝置指的是利用存在于現有技術結構中的元件,例如,在下基板上的公共電極,作為觸摸感測電極的LCD裝置。
圖1示出根據現有技術的具有內置觸摸屏的LCD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參照圖1,根據現有技術的具有內置觸摸屏的LCD裝置包括彼此接合的下基板50和上基板60,在兩基板之間夾有液晶層(未示出)。
在上基板60上有黑矩陣62;紅色濾色器64R、綠色濾色器64G,和藍色濾色器64B;以及涂覆層66。在這種情況下,黑矩陣62限定與多個像素的每一個對應的像素區域。并且,紅色濾色器64R、綠色濾色器64G和藍色濾色器64B分別形成在由黑矩陣62限定的各像素區域中。涂覆層66覆蓋紅色濾色器64R、綠色濾色器64G和藍色濾色器64B以及黑矩陣62,從而平坦化上基板60。
在下基板50上有像素陣列40,像素陣列40包括多個像素(未示出)用以驅動所述液晶層以及檢測手指或筆的觸摸點。
多個像素的每一個由彼此交叉的柵極線和數據線限定。在柵極線和數據線交叉的部分有薄膜晶體管(以下稱為TFT)。多個像素的每一個包括公共電極和像素電極。
圖2是示出在根據現有技術的具有內置觸摸屏的LCD裝置中的下基板的截面圖。圖2示出在邊緣場切換(FFS)模式中的下基板。
參照圖2,下基板50的每個像素都形成在玻璃基板上。在每個像素中有用于阻止入射光的遮光層71;在遮光層71上的緩沖層51;在緩沖層51上的有源層(半導體層)72;在有源層72上的柵極絕緣層52;在柵極絕緣層52上的由金屬材料形成的柵極73,其中柵極73與有源層72部分重疊;用于將柵極73與數據電極(源極或漏極)74絕緣的層間電介質(ILD)53;以及與有源層72電連接的數據電極74。
這時,數據電極74通過在用于暴露有源層72的預定部分的第一接觸孔中掩埋金屬材料形成,數據電極74與將要描述的像素電極(像素ITO)77電連接。
在下基板50的每個像素中,第一鈍化層(PAS0)54、第二鈍化層(PAS1)55、公共電極75、導線(第三金屬)76、第三鈍化層(PAS2)56以及像素電極77順序地形成在層間電介質53上。第一鈍化層(PAS0)54和第二鈍化層(PAS1)55形成為覆蓋柵極71和數據電極74。公共電極75形成在第二鈍化層55上,其中公共電極75由諸如氧化銦錫(ITO)的透明導電材料形成。導線76形成在公共電極75的預定部分上。第三鈍化層56形成為覆蓋公共電極75和導線76。像素電極77與第三鈍化層56的上部和數據電極74電連接,其中像素電極77由透明導電材料形成。
第二接觸孔是通過部分地蝕刻第一鈍化層(PAS0)54、第二鈍化層(PAS1)55和第三鈍化層(PAS2)56形成的。通過所述第二接觸孔,數據電極74的上部暴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金顯示有限公司,未經樂金顯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352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