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柱浸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63399.9 | 申請日: | 2011-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774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鄭春麗;稅劉楊;吳紅娟;王建英;柳建設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B3/18 | 分類號: | C22B3/18;C22B3/02 |
| 代理公司: | 包頭市專利事務所 15101 | 代理人: | 莊英菊 |
| 地址: | 014010 內蒙***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柱浸裝置,用于礦石中金屬的浸出,屬于生物冶金機械設備。
背景技術
我國礦產資源的顯著特點是品位低、復雜、難處理和中小型礦居多,傳統的選冶工藝很難進行經濟、綠色、有效地提取?!秶抑虚L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研究》指出“我國礦產資源緊缺,形勢嚴重”。要解決我國礦產資源緊缺的問題,就必須發展資源高效利用的新技術。
國內外研究和生產實踐表明,相比傳統的冶金工藝,生物冶金技術顯示出強大優勢,在低品位、復雜、難處理的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上,生物冶金具有低成本、短流程、污染小等優點,成為21世紀世界礦物提取的前沿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這種發展之中的技術應用還不成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其一,生物冶金用的單菌氧化能力已無明顯提高,需從提升細菌生物量,優化細菌生長條件等角度提高整體細菌氧化能力;其二,高品位礦生物浸出工業應用的生物反應器普遍存在剪切力大、對細胞損傷嚴重、礦漿濃度較低造成設備處理能力不高等。
目前在實際應用中的柱浸裝置普遍為直筒式的罐,通氣裝置裝置簡單,礦漿混合不均勻,致使浸出效果不好,效率不高等缺點。
因此,開發具有高效混和性能與良好的氧傳質系數的高效生物浸出反應器用于增加浸出率、縮短浸出周期、降低生產成本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現有的生物浸出裝置中,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比如林建群等的多導流筒氣環流生物反應器細菌浸礦與浸礦菌培養(專利號:200610070171.7)中,注重與對浸礦過程中通氣的作用,利用通氣達到攪拌的目的。但是在浸礦過程中,當通氣過大時,通氣產生的剪切力對浸礦菌的生長代謝影響很大;而周洪波等的一種微生物柱式浸礦反應器(專利號:200910310522.0)注重于對反應過程中的反應條件的控制與循環,使得浸礦的生產成本升高;而霍強等的一種微生物浸礦裝置(專利號:200720169742.2)注重于反應器中浸菌液的循環,對通氣的要求與利用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使固液更加充分混合,提高金屬浸出率的生物浸礦裝置。
技術解決方案:
本發明包括:外夾套、內筒,外夾套下部設有支座,底部設有進氣口、放料口和取樣口,支座上固定安裝有底板,底板設有通氣孔,通氣孔上設有圓柱形通氣管,圓柱形通氣管頂部封閉,管壁上設有小孔,內筒的底板上設有通孔,內筒置于外夾套內,圓柱形通氣管穿過通孔置于內筒內,內筒頂部設有端蓋,端蓋頂部設有開口,內筒與端蓋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所述外夾套為圓柱形筒狀。
所述外夾套底部為球形底。
所述外夾套頂部與內筒的接觸處設有封口圈,內筒能夠沿外夾套上下滑動。
所述外夾套內壁上設有副支座。
所述副支座上設有彈簧。
本發明采用內外雙層夾套,間隔一定時間,利用機械力來提升內筒,使礦漿部分流入外夾套進行二次礦漿混合,以此增大固液接觸面積。本發明還通過圓柱形通氣管來增大液體中的通氣量,有利于通入的氣體更好地分布于礦漿中,提高微生物生長代謝能力,從而提高礦漿的利用率。本發明相比于傳統柱浸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固液混合均勻、通氣溶解充分、礦漿不易結塊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圖1的A-A處的俯視圖;
圖3本發明B處放大圖;
圖4本發明圓柱形通氣管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圖3、圖4,本發明適用于生物冶金中各種金屬的生物浸出,本裝置包括三個主體部分,外夾套5、內筒8和圓柱形通氣管7。
外夾套5為圓柱形筒狀,外夾套5底部為球形底6,球形底6下部有圓形取樣口12、進氣口13、放料口16,外夾套5頂部和內筒8的接觸處設有封口圈,內筒8能夠沿外夾套5上下滑動,球形底6上部有支座11,支座11用于支撐第一次提升前的內筒8,支座11上安裝有固定底板14,底板14開有通氣孔,通氣孔上設有圓柱形通氣管7,圓柱形通氣管7頂部封閉,管壁上設有小孔1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科技大學,未經內蒙古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339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