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深孔洞穴植樹專用打孔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62852.4 | 申請日: | 2011-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721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董蘭田;陳澤郊;董婷婷;王志海;李君然;陳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營市綠洲農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C5/02 | 分類號: | A01C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73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孔洞 植樹 專用 打孔器 | ||
一、發明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樹工具,具體的說是一種深孔洞穴植樹專用打孔器。
二、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下的綠化植樹多以锨鎬類或機械挖坑栽種完成。這些方法常因環境條件限制不易實施或不適實施,主要有機械挖掘只能在交通方便的平坦地域使用。人力的锨鎬挖掘也難以在陡坡地帶及松散易坍塌流沙土質中進行。它們存在的共同缺陷和不足是:1、取土量和占用面積大,對地表土壤結構改變和破壞較大,易引發新的水土流失;2、對原有植被損傷破壞嚴重,在生態脆弱地區尤顯突出;3、陡坡懸崖處挖出土壤無處存放而散失,栽種后又無土回填,常使本就稀缺的土壤更稀缺;4、挖坑深度與占用面積多呈正比,干旱地區還難與地下濕土層相接,不利栽種成活和生長;5、沙地及松散坍塌土質中挖掘難以成坑;6、工作量大、費時、費力效率低。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供一種適合某些特殊地質,地貌和氣候條件下深孔洞穴植樹專用打孔器。
其技術方案是:一種深孔洞穴植樹專用打孔器,包括打孔鏟、打孔套筒和旋片提沙器,其特征是打孔鏟由前端設計有鏟刃,后端設有腳蹬的圓弧狀鏟頭和鏟把組成,打孔套筒由前端設有齒狀筒刃、后端筒外設有旋壓把手的套筒體構成,旋片提沙器由錐形提沙鉆頭,其延續擴大部分為提沙旋片,由旋片提沙器桿連接尾端的旋片提沙器把手組成。
本發明的深孔洞穴植樹專用打孔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此外它還具有以下明顯優點:
1、以深孔洞穴植樹專用打孔器打洞植樹,地表占用面積小、取土量少、對表層土壤結構較少破壞,對原有地表植被較少破壞,不易引發新的水土流失,尤其在石漠化區域土少坡陡環境,其優勢更為突出。
2、易于打深洞與地下濕土層相接,植樹成活率高、成活后抗災害能力強。
3、在流沙易坍塌,挖掘難以成坑的沙漠中植樹,使用打孔套筒隔離流沙,旋片提沙器取土,苗木植入后取筒,或充填定型土壤后取筒植入,或澆水后取筒植入,均可達到深植,省力、省水目的。
4、深孔洞穴內土壤回填后較周邊松散,灌水后易向深處滲漏較少擴散,易導引根系向縱深生長。
5、適用范圍廣,特別是陡坡難以挖坑地形,土少不足以成坑地形,堰邊、崖頭等地形處。
6、操作方便省力,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因而,本發明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四、附圖說明:
附圖1為深孔洞穴植樹專用打孔器的打孔鏟平面示意圖。
附圖2為深孔洞穴植樹專用打孔器的旋片提沙器和打孔套筒剖面示意圖。
圖中:1、鏟把;2、鏟頭;3、鏟刃;4、腳蹬;5、套筒體;6、齒狀刃;7、旋壓把手;8、提沙鉆頭;9、提沙旋片;10、提沙器桿;11、提沙器把手。
五、具有實施例:
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的深孔洞穴植樹專用打孔器作以下詳細說明:
所述的打孔鏟鏟頭2是由圓弧形鋼板制作,一端內開刃形成鏟刀3,另一端抹角形成腳蹬4,在鏟頭2的上端弧內焊接鏟把1或焊接鏟把1套褲。打孔套筒由無縫鋼管或鋼板卷筒焊接制做套筒體5,一端設計為齒狀刃6,另一端筒外兩側橫向焊接旋壓把手7,旋片提沙器為長于打孔套筒的鋼管制做提沙器桿10,下端設置錐形提沙鉆頭8,提沙鉆頭8的旋片延續擴大處形成提沙旋片9,提沙器桿10的末端橫向焊接旋壓用的提沙器把手,打孔套筒一般與旋片提沙器,或打孔鏟配合使用。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營市綠洲農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未經東營市綠洲農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28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動螺旋壓力機
- 下一篇:一種新型合金壓鑄拉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