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輪胎熒光胎側膠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62580.8 | 申請日: | 2011-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46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震;閆雙城;閆平;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賽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7/00 | 分類號: | C08L7/00;C08L23/16;C08L23/28;C08K13/02;C08K3/34;C08K3/22;C08K5/09;C08K3/06;C08K5/3437;C09K1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胎 熒光 胎側膠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輪胎熒光胎側膠,其膠料配方按質量配比關系來劃分是,生膠100份,陶土45~60份,二氧化鈦15~25份,促進劑0.8~1.2份,防老劑1~3份,氧化鋅3~5份,硬脂酸1~3份,硫磺1~2份,其特征在于:
在膠料配方中還包括有納米熒光材料0.5~3份,所述的納米熒光材料是稀土銪配合物(Eu(CH2=C(CH3)COO)3phen)。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熒光胎側膠,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側膠配方按質量配比關系來劃分包括有,生膠100份,陶土50份,二氧化鈦20份,納米熒光材料2份,促進劑1份,防老劑2份,氧化鋅5份,硬脂酸1份,硫磺1.5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輪胎熒光胎側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進劑是促進劑NS。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輪胎熒光胎側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老劑是防護蠟。
5.一種輪胎熒光胎側膠制備方法,按質量配比關系配制下述膠料配方,
生膠100份,陶土45~60份,二氧化鈦15~25份,促進劑0.8~1.2份,防老劑1~3份,氧化鋅3~5份,硬脂酸1~3份,硫磺1~2份,其特征在于:在配方中加入0.5~3份的納米熒光材料,納米熒光材料是指稀土銪配合物(Eu(CH2=C(CH3)COO)3phen)。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輪胎熒光胎側膠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熒光材料合成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驟,
第一步,制備稀土配合物單體;
直接采用氧化稀土作為稀土元素的來源,選擇α-甲基丙烯酸作為配位體與氧化稀土進行固液兩相反應,即氧化稀土+α-甲基丙烯酸→羧酸稀土配合物;
第二步,引進第二配體以得到發光稀土配體;
即將羧酸稀土配合物與1,10-鄰菲羅啉(phen)化合以生成發光配體,即羧酸稀上配合物+1,10-鄰菲羅啉(phen)→發光配體;
第三步,發光配體經精制、研磨工序制備成粉末狀的納米熒光材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輪胎熒光胎側膠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胎側膠膠料的混煉生產包括有以下步驟,
第一步,膠料合煉;
在密煉機中加入生膠,壓上頂栓保持50~60秒;然后提砣,加入部分陶土和納米熒光材料,壓栓保持90~120秒;再次提砣,壓栓至溫度135±5℃時排膠;
第二步,補充加工及下片;
將第一步所排的膠料傳輸至開煉機(開煉機的輥距設置為3~4毫米)進行補充加工,其中采用三角包作業不少于3次,薄通不少于4次,然后在SK250型小型開練機上(輥距設置為5~6毫米)下片;
第三步,進行一段混煉;
合煉膠停放不少于4小時以后,加入到密煉機中,壓上頂栓保持30~50秒;然后提砣,加入二氧化鈦和剩余的陶土,壓栓保持60~90秒;再次提砣,加入硬脂酸、防老劑,壓栓至溫度140±5℃時排膠;
第四步,一段母膠補充加工及下片;
操作工藝同第二步;
第五步,進行終煉;
在第四步得到的一段混煉膠中加入氧化鋅、硫磺和促進劑,壓上頂栓保持90~120秒;提砣,壓栓至95±5℃時排膠;
第六步,終煉膠補充加工及下片;
操作工藝同第二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輪胎熒光胎側膠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膠料合煉的過程中,所加入的陶土是總陶土量的1/3~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賽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賽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258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