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甘露寡糖脂質體納米制劑的生產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61306.9 | 申請日: | 2011-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741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胡庭俊;彭曉峰;韋現色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J3/00 | 分類號: | A61J3/00;A61K47/26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公平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翁建華 |
| 地址: | 530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甘露 寡糖 脂質體 納米 制劑 生產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甘露寡糖脂質體,尤其是一種甘露寡糖脂質體納米制劑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甘露寡糖脂質體納米制劑是一種天然高新制劑,它可作為禽類替代抗生素和化學藥物的飼料添加劑,能夠避免抗藥性和藥物殘留對畜產品的污染,減少畜禽有害排泄物、蛋白質用量和氮污染,應用前景廣闊。據統計,目前國內每年雞的存欄數為40億只,若有1.0%的使用率,即每年應用雞4000萬只,以平均每只用量5mL計,則年需求量達200000L。按市場價格每升200元計算,則年銷售額達4000萬元,純利潤可達為1200萬元(利潤率按30%計)。然而,目前制備甘露寡糖脂質體納米制劑的方法(逆向蒸發法和薄膜分散法)生產效率低難以滿足市場需求,而且包封率低導致藥效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包封率和生產效率較高的甘露寡糖脂質體納米制劑的生產工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甘露寡糖脂質體納米制劑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按重量比2∶1~6∶1準確稱取大豆卵磷脂和膽固醇,用無水乙醇溶解制成質量濃度為8~17%的類脂溶液;
<2>用pH?6.0~7.5的磷酸鹽緩沖液溶解甘露寡糖制成質量濃度為0.5~1.25%的甘露寡糖溶液;
<3>一邊攪拌步驟<2>所得甘露寡糖溶液,一邊將步驟<1>所得類脂溶液按體積比1∶8緩緩地注入其中,繼續攪拌1~2小時,揮發除去乙醇得甘露寡糖脂質體混懸液;
<4>將步驟<3>所得甘露寡糖脂質體混懸液依次通過0.45μm和0.22μm濾膜整粒得透明乳狀液體,4℃保存。
攪拌以磁力攪拌機在1800r/min進行。
注入采用5號注射器針頭且保持針頭在液面以下。
本發明的甘露寡糖脂質體納米制劑的生產工藝采用乙醇注入法,應用于生產甘露寡糖脂質體納米制劑可提高其包封率,其包封率明顯高于逆向蒸發法和薄膜分散法,可增加藥效、擴大供應量以滿足市場需求。
具體實施方式
甘露寡糖脂質體納米制劑的生產工藝的研究
采用正交試驗,以甘露寡糖脂質體納米制劑的包封率為指標,對影響包封率的5個因素(大豆卵磷脂的量和膽固醇的量、無水乙醇的用量和磷酸緩沖液的pH值和甘露寡糖的濃度)進行優化并確立較佳工藝條件,建立制備甘露寡糖脂質體納米制劑的生產工藝。
照5因素4水平進行L16(45)實驗,篩選工藝參數,正交試驗因素和水平設計及結果見表1和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在制備甘露寡糖脂質體納米制劑時,膽固醇的量是影響甘露糖脂質體納米制劑包封率的最大影響因素,其后依次是乙醇用量、磷酸緩沖液的pH值、甘露寡糖質量濃度、大豆卵磷脂的量。
采用正交試驗設計方法確定甘露寡糖脂質體納米制劑制備的較佳條件為:大豆卵磷脂和膽固醇的質量比為2∶1~6∶1,乙醇溶解類脂溶液最終濃度為8~17%,磷酸緩沖液pH值為6.0~7.5,甘露寡糖溶液濃度為0.5~1.25%。
表1正交試驗設計表
表2正交試驗結果表
實施例1
<1>按重量比4∶1準確稱取分析純的大豆卵磷脂800mg和膽固醇200mg,用無水乙醇12.5mL溶解制成質量濃度為8%的類脂溶液;
<2>用pH?7.5的磷酸鹽緩沖液100mL溶解甘露寡糖1000mg制成質量濃度為1%的甘露寡糖溶液;
<3>將步驟<2>所得甘露寡糖溶液100mL置于磁力攪拌機上,一邊攪拌(1800r/min)一邊采用5號注射器針頭將步驟<1>所得類脂溶液12.5mL緩緩地注入其中(保持針頭在液面以下),繼續攪拌1~2小時,揮發除去乙醇得甘露寡糖脂質體混懸液;
<4>將步驟<3>所得甘露寡糖脂質體混懸液依次通過0.45μm和0.22μm濾膜整粒得透明乳狀液體,4℃冰箱保存。
實施例2
其他條件同實施例1,大豆卵磷脂和膽固醇比例為6∶1,磷酸鹽緩沖液的pH為6.0,質量濃度14%的無水乙醇溶解的類脂溶液12.5mL,質量濃度1.25%的甘露寡糖溶液100mL。
實施例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大學,未經廣西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130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智能PCCP管的水輸運監控系統
- 下一篇:一種液化天然氣卸船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