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印刷電路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59745.6 | 申請日: | 2011-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708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毛燕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1/02 | 分類號: | H05K1/02;H03H7/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曾紅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印刷 電路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印刷電路板的布線技術,尤其涉及用于濾波電路的印刷電路板的布線結構。
背景技術
當前,為了使電路持續保持正常運行狀態,提升電路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并避免外來干擾和噪聲對電路中的各種信號造成不良影響,電源濾波器在絕大多數電路設計中已逐漸成為十分重要的環節而予以關注。以開關電源為例,它以功耗小、效率高、體積小、重量輕、穩壓范圍寬等特點,廣泛應用于計算機及外圍設備、通信設備、自動控制設備、家用電器等,然而,開關電源也因其瞬態噪聲干擾上升速度快、持續時間短、電壓振幅高、隨機性強等缺陷,嚴重影響了其電源品質。因而,需要設計一種電源濾波器,以便將輸入或輸出的電源電壓經由濾波處理來得到純凈的直流電。
在現有技術中,雖然濾波電路的設計過程已考慮到,對于電源信號中的高頻成分和低頻成分進行濾除。但是,具體進行實驗測試時,仍然發現濾波效果并無法達到預期目標。這主要是因為,在將濾波電路布設于印刷電路板時,板上的關鍵信號(如電源信號、接地信號)之間的走線不夠講究,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信號的質量。
有鑒于此,如何設計一種印刷電路板,當濾波電路布設于該印刷電路板時,可顯著改進該濾波電路的濾波效果,是業內相關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一項課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布設有濾波電路的印刷電路板在設計上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印刷電路板。
依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印刷電路板,包括一頂層、一底層以及一中間接地層,該印刷電路板布設有一濾波電路,其中,該濾波電路包括:
一第一電源端,位于所述印刷電路板的頂層,用于提供一電源信號;
一第一接地端,位于所述印刷電路板的頂層,與所述第一電源端相對設置,電性連接至所述中間接地層;
一濾波電容,位于所述第一電源端和所述第一接地端之間,以對所述電源信號進行濾波處理;
一第二電源端,位于所述印刷電路板的底層,經由一第一過孔電性連接至所述濾波電容的一第一端;以及
一第二接地端,位于所述印刷電路板的底層,經由一第二過孔電性連接至所述濾波電容的一第二端;
其中,所述中間接地層還包括一隔離區域,所述第二接地端經由所述第二過孔,穿越所述隔離區域后抵達所述濾波電容的第二端,并且,從所述第二過孔至所述濾波電容的第二端之間的電性通路與所述中間接地層上的接地電壓電性絕緣。
優選地,所述濾波電路還包括一電感,位于所述第一電源端和所述濾波電容的第一端之間,以平滑所述濾波電路的輸出電流。
優選地,所述濾波電容為一低頻濾波電容,用于濾除所述電源信號的低頻部分。
優選地,所述濾波電路還包括一第二電容,位于所述第一電源端和所述第一接地端之間,以濾除所述電源信號中的高頻部分。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別藉由各自的過孔緊鄰所述第二電源端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濾波電容與所述第二電容的電容值之比不小于100倍。進一步,所述濾波電容為22uF,以及所述第二電容為0.1uF。
采用本發明的印刷電路板,當濾波電路布設于該印刷電路板時,于該印刷電路板的中間接地層的相應位置形成一隔離區域,以便印刷電路板底層上的第二接地端經由過孔到達印刷電路板頂層上的濾波電容的電性通路不會提前與中間接地層上的接地電壓電性接觸,從而可確保濾波電容的濾除功能,進而提升濾波電路的濾波性能。
附圖說明
讀者在參照附圖閱讀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以后,將會更清楚地了解本發明的各個方面。其中,
圖1示出依據本發明的印刷電路板所布設的濾波電路的電路原理示意圖;以及
圖2示出圖1中的濾波電路布設于印刷電路板的電路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申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更加詳盡與完備,可參照附圖以及本發明的下述各種具體實施例,附圖中相同的標記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組件。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制本發明所涵蓋的范圍。此外,附圖僅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說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進行繪制。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各個方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974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