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貴金屬納米催化劑顆粒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58207.5 | 申請日: | 2011-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20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周有福;洪茂椿;江飛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J23/44 | 分類號: | B01J23/44;B01J23/52;B01J3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002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貴金屬 納米 催化劑 顆粒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精細化工領域,尤其是涉及雙貴金屬納米催化劑顆粒的制備。
背景技術
貴金屬納米顆粒用于制備納米催化劑,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及生物化學領域,如用于選擇性加氫的Pd/Al2O3催化劑,用于異構化反應的的Pt/分子篩催化劑,用于氧化反應的Ag/Au催化劑。其晶粒尺寸小于100納米,晶粒中位于晶界和表面的原子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具有大比表面積、高表面能等特性,表現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催化選擇性。雙金屬納米顆粒可改變單金屬納米顆粒的催化活性、選擇性和抗失活性,同時可減少昂貴金屬的用量。在催化劑制備科學中,雙貴金屬納米催化劑顆粒的制備已經得到人們的更多關注。
國內外科研工作者已經研發了相關貴金屬納米顆粒的不同制備方法。如美國M.?A.?El-Sayed等人在惰性氣氛下,氫氣還原金屬鉑離子得到單分散的鉑納米顆粒膠體溶液;美國Y.N.?Xia等人采用晶核控制生長的方法,以納米鈀顆粒為晶核,輔以表面活性劑PVP,用抗壞血酸還原鉑離子,制備鉑鈀納米顆粒;日本Hirai等人通過醇-水回流,還原金屬前體法制得高分子穩定的貴金屬膠體;南朝鮮S.W.?Han等人在表面活性劑PVP存在下,通過聯氨還原鈀、金離子制備了樹狀鈀金納米顆粒。清華大學李亞棟等人將以十八胺為溶劑和還原劑,溶劑熱法制得金鎳納米顆粒;青島化工學院崔作林等人在真空室中,通過電弧高溫蒸發鎳和鈀,經碰撞沉積得到鎳鈀合金納米催化劑。這些方法有的采用有機溶劑,存在潛在污染問題;有的還需要惰性氣氛或真空環境,設備要求高;有的工藝較復雜,適用面窄。因此,開發一種水相反應、工藝簡單、適用面廣的雙金屬納米顆粒制備方法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熱法制備高質量雙金屬納米顆粒的方法。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1、??本發明制備雙貴金屬納米顆粒,以鹵化鈉為礦化劑,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為還原劑,兩種金屬離子在水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雙金屬納米顆粒,所述的雙貴金屬為鉑、鈀、金、銀其中之二。
2、??相應金屬離子選用易得的分析純無機鹽,如氯化鈀、氯亞鉑酸鉀、氯金酸、硝酸銀。鹵化鈉可選分析純溴化鈉、氟化鈉等,PVP為分析純試劑,平均分子量范圍為8000-40000。上述三種反應物的濃度應控制在一定范圍,濃度過高粉體容易產生團聚,濃度過低產率低。
3、??水熱反應的溫度控制在120-200攝氏度內,反應時間控制在1-20小時內,升溫過程和降溫過程可控制在1-10小時內。
4、??反應結束,生成的納米顆粒可通過離心分離,除去上層溶液,再用去離子水洗滌和無水乙醇各洗滌一次,是為了除去未作用的反應物和雜質,有機溶劑洗滌是為了減少團聚,加快顆粒的干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水相反應、工藝簡單、適用面廣,制備的雙貴金屬納米顆粒為結晶態、純度高、分散度好。
附圖說明
圖1是平均粒徑為10.1?nm的鉑鈀雙金屬顆粒的EDS譜圖;國2為平均粒徑為10.1?nm的鉑鈀雙金屬顆粒的粉末X-射線衍射圖;圖3是平均粒徑為10.1?nm的鉑鈀雙金屬顆粒的透射電鏡圖;圖4是平均粒徑為7.2?nm的鈀金雙金屬顆粒的透射電鏡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例1:把5.0?mg?氯化鈀、10.0?mg?氯亞鉑酸鉀、50.0?mg溴化鈉、60.0?mg?聚乙烯吡咯烷酮(MW?8000)溶于15.0?ml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置于40ml的不銹鋼耐壓反應釜中,在180℃反應10小時后,所得沉淀經離心分離,用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洗滌,干燥后得到黑色粉末。圖1為EDS譜圖,可知其只含鉑、鈀兩種元素;國2為粉末X-射線衍射圖,可知其為純的面心立方相鉑鈀雙金屬;圖3為透射電鏡圖,可知其為分散度好的納米顆粒,平均粒徑(長軸)為10.1nm。
實例2:把5.0?mg?氯化鈀、5.0?mg?氯金酸、50.0?mg溴化鈉、60.0?mg?聚乙烯吡咯烷酮(MW?8000)溶于15.0?ml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置于40ml的不銹鋼耐壓反應釜中,在160℃反應10小時后,所得沉淀經離心分離,用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洗滌,干燥后得到黑色粉末。圖4為透射電鏡圖,可知其為分散度好的鈀金納米顆粒,平均粒徑為7.2?nm。
實例3:把10.0?mg?氯亞鉑酸鉀、5.0?mg?氯金酸、50.0?mg溴化鈉、30.0?mg?聚乙烯吡咯烷酮(MW?8000)溶于15.0?ml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置于40ml的不銹鋼耐壓反應釜中,在180℃反應15小時后,所得沉淀經離心分離,用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洗滌,干燥后得到黑色粉末,其為分散度好的納米鉑金顆粒,平均粒徑為17.4?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820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催化劑納米銅顆粒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海參粘多糖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