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誘捕并培育天蠶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57549.5 | 申請日: | 2011-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41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董揚;楊婧;胡頌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湘潭市祂施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4 | 分類號: | A01K67/04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 地址: | 41110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誘捕 培育 天蠶 方法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蠶誘捕和培育的方法,屬于生物培育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絲綢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征,中國古老的絲綢業為中華民族文化織繡了光輝的篇章,對促進世界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絲綢以其卓越的品質、精美的花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聞名于世。
幾千年前,當絲綢沿著古絲綢之路傳向歐洲,它所帶去的,不僅僅是一件件華美的服飾、飾品,更是東方古老燦爛的文明,絲綢從那時起,幾乎就成為了東方文明的傳播者和象征。目前已知的最早絲織物,是出土于距今約4700年良諸文化的遺址。中國是家蠶絲的發源地,養蠶,繅絲是我國古代在纖維利用上最重要的成就。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已發明絲綢織造以及朱砂染色技術,此后隨著織機的不斷改進,印染技術的不斷提高,絲織品種日益豐富,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染織工藝體系,使我國古代的絲綢染織技術領先于世界各國。根據中國“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蠶繭產量應達85~90萬噸,蠶農年收入達到200億元;絲產量達17~19萬噸,烘繭和絲綢印染等領域的總體耗水耗能,比2005年降低10~20%,絲綢工業年產值2500億元;真絲綢年出口創匯50~55億美元,初步實現“絲綢大國”向“絲綢強國”轉變的目標。
從本質上講,絲是絹絲昆蟲繭的主要成分。目前世界范圍內使用的絲綢大部分都來自桑蠶,即我們通常說的家蠶。此外,柞蠶絲也有少量生產,但由于其品質不足,常常要與麻或者棉混紡。絹絲昆蟲種類很多,在脈翅目(Neuroptera)、毛翅目(Trichoptera)、雙翅目(Di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和鱗翅目(Lepidoptera)中都有絹絲昆蟲。在所有絹絲昆蟲中,鱗翅目中的蠶蛾科(Bombycidae)和天蠶蛾科(Saturniinae)(也叫大蠶蛾科)的應用價值較高,此外還有分布在西西里島和希臘的櫟枯葉蛾科(Lasiocampidae)具有應用價值。目前所說的野蠶主要指天蠶蛾科成員。在我國的天蠶蛾科有:柞蠶屬、樗蠶屬、柳蠶屬、樟蠶屬、栗蠶屬、透目天蠶屬、黃目天蠶屬七個屬。此外,日本銹斑天蠶屬、鹿紋天蠶屬、惜古比天蠶屬、日月天蠶屬、丁目天蠶屬和合目天蠶屬等,在我國也有記載。其中有經濟價值且可以人工養殖的至少有14種,其中經濟價值最高的當數大蠶蛾、琥珀蠶、天蠶。目前,在我國有野生或養殖記錄的為天蠶。
天蠶又稱為日本柞蠶,屬鱗翅目,大蠶蛾科,又名山蠶,學名Antheraea?yamamai?Guerin-Meneville,主要分布于中國、朝鮮、韓國、日本等地。天蠶繭為綠色,能繅絲,且絲質優美、輕柔,無需染色就能保持天然綠色,并具有獨特的光澤,織成絲綢后的色澤艷麗、美觀,是高級的絲織品。野生的天蠶繭呈長橢圓形,長徑45~53cm,短徑23~27cm,繭色有深綠或淺綠或深金黃色,大部分為綠色,且一側顏色較深,一側較淺,而人工飼養的天蠶繭為黃綠色,繭能繅絲,1000粒繭可繅生絲250~300g,一粒繭絲長600~700m,纖度比桑蠶絲粗一倍,伸度為40~50%,比桑蠶絲高1.8倍,強力是桑蠶絲的2.5倍,織成絲綢后色澤艷麗、美觀,可與其它纖維混織,是極高級的絲織物。此外,天蠶除了天蠶絲外,天蠶的幼蟲、蠶蛹和成蛾都是極其重要的藥材和保健品,因此,天蠶是具有較高經濟價值和開發前景的昆蟲資源。
目前在開發利用天蠶資源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1)種質問題,2)新型制種技術,3)如何用多種不同地域的野生天蠶進行雜交育種的技術。雜交育種(bybridization)指不同種群、不同基因型個體間進行雜交,并在其雜種后代中通過選擇而育成純合品種的方法。雜交可以使雙親的基因重新組合,形成各種不同的類型,以提供豐富的材料。
傳統的天蠶收集方式是幼蟲收集或野外拾繭,但由于天蠶幼蟲與同屬其他絹絲昆蟲形態非常接近,而且幼蟲和繭容易染病,因此,長期以來天蠶病害泛濫,無法實現規模化養殖和產業化可持續發展。
發明內容
為克服幼蟲和繭容易染病,無法實現規模化養殖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天蠶誘捕和培育的方法。
本發明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誘捕并培育天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經過下列步驟:?
A.在天蠶蛾捕捉期,在光強度為100000~150000lux條件下,用誘捕器捕捉天蠶蛾;
B.將步驟A捕捉到的雄性天蠶蛾和雌性天蠶蛾,按雄性天蠶蛾︰雌性天蠶蛾=3︰1—5︰3的數量比,在黑暗且溫度為24~27℃,濕度為60—80%條件下,進行配對、受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湘潭市祂施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湘潭市祂施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754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折疊式多層架
- 下一篇:一種水庫、湖泊中鰱、鳙魚養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