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超濾裝置的飲用水處理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57418.7 | 申請日: | 2011-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290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文杰;祖良;周立凡;張林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電龍源南京膜技術有限公司;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12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超濾 裝置 飲用 水處理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飲用水處理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基于超濾裝置的飲用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常規制水工藝為傳統工藝,即混凝、沉淀、過濾(砂濾)、消毒。隨著地表水水質的不斷惡化及飲用水水質標準的提高,傳統制水工藝已經逐漸難以完全滿足飲用水水質達標的要求。
傳統制水工藝中,砂濾工藝占地面積大,對配水系統要求較高,且過濾精度低,出水濁度約為1NTU。工程應用中,除需保障嚴格的設計、安裝條件外,還需要經常性地維護、檢修,否則難以保證砂濾系統的正常凈水效果。
另一方面,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大量的污染物質排入到地表水系,造成了水源的污染。傳統工藝的水處理能力有限,已經無法有效去除水中微量的污染物質,較難滿足我國對飲用水水質日益增長的要求。
有鑒于此,為應對微污染水源及突發性污染情況,目前國內研究較多的是“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藝。該工藝對CODmn去除率僅為15-25%,對難生物降解有機物(AOC)幾乎不能去除;該工藝出水會不可避免的夾帶活性炭微粒,這些微粒中帶有大量的細菌,無法通過消毒徹底殺滅;另外,該工藝建設成本高,運行技術復雜,不宜大范圍推廣。因此,有必要開發出適用于現有水質狀況的新型飲用水處理工藝,保障居民飲用水健康。
超濾(以下簡稱UF)是一種發展迅速的水處理新技術,目前已在多個領域獲得廣泛應用,超濾在飲用水處理領域的主要應用特點為:
(1)可去除絕大部分濁物,出水濁度可保持在0.1NTU以內;
(2)可去除幾乎所有的細菌和絕大部分的病毒;
(3)對低分子溶解性有機物具有部分去除率;
(4)工程占地面積小,安裝、檢修方便。
目前國內已有不少活性炭及超濾技術對水的深度處理的單項或組合研究成果,但多數應用于傳統飲用水處理工藝之后,作為水質提升與保障環節,一方面增加了投資成本,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更高的運行費用,這使得超濾工藝在飲用水處理領域發展緩慢,影響了超濾工藝該領域的應用。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超濾裝置的飲用水處理裝置,通過超濾裝置替代傳統工藝制水的砂濾工藝,降低投資成本、提高出水水質,并減少飲用水加氯量、防止氯化副產物的產生、增加飲用水安全性,改善飲用水口感。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基于超濾裝置的飲用水處理裝置,包括一級提升泵、混凝沉淀池、超濾裝置和清水池,減去了傳統制水工藝中龐大的過濾池,所述一級提升泵的出水口接混凝沉淀池的進水口,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口經超濾水泵接超濾裝置的進水口,超濾裝置的出水口接清水池。
該裝置沒有采用砂濾工藝,其原水經混凝池混凝、斜板沉淀池沉淀后,直接進入超濾裝置進行過濾,最終完成顆粒物的截留分離,過濾后的產水直接進入清水池,即可用對管網進行供水;超濾裝置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細菌和病毒,可減少后續系統的加氯量,減少氯化副產物的產生量,使飲用水安全性更高,口感更好。
該裝置還包括吸附反應池,所述吸附反應池接在混凝沉淀池和超濾裝置之間。
在處理微污染水源水時或在水源發生突發性污染時,原水經混凝沉淀后,可加入適量粉末活性炭,使經混凝沉淀后的原水先進行吸附反應,之后再進入超濾裝置;此時,該裝置還應當包括向吸附反應池投加粉末活性炭的粉末活性炭投加裝置,并且在吸附反應池內設置攪拌裝置,這樣投加入吸附反應池內的粉末活性炭經攪拌裝置攪拌后,與水完全混合,在一定水力條件下完成吸附反應過程,將水中的污染物從液相轉移到固相,然后通過超濾裝置去除,達到水質凈化的目的;吸附反應池在吸附反應池內的停留時間可根據水質、水量進行設定,一般為20min--30min。
上述粉末活性炭投加裝置可以連接一個活性炭投加量控制裝置,該活性炭投加量控制裝置可以根據水質、水量控制活性炭的投加量;該活性炭投加量控制裝置可以通過PLC實現。
在無需投加粉末活性炭時,吸附反應池作為中間池使用;當需要投加粉末活性炭時,在吸附反應池內需保證吸附反應必要的水力梯度和充足的反應時間,以保證吸附效果;超濾裝置能夠保證截留完成吸附作用后的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污染因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電龍源南京膜技術有限公司;東南大學,未經國電龍源南京膜技術有限公司;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741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