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組分高滲透型環氧樹脂防水補強涂料及制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57409.8 | 申請日: | 2011-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30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史珺;梁利巖;何泳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163/00 | 分類號: | C09D163/00;C09D163/02;C09D163/04;C09D7/1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暉 |
| 地址: | 51065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分 滲透 環氧樹脂 防水 涂料 制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材料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水補強材料,特別涉及一種雙組分高滲透型環氧樹脂防水補強涂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建筑物采用防水材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滲、防漏。水泥的固結過程通常是由它的水化反應而實現的。由于游離水的存在,不可避免會產生毛細孔道,若這些毛細孔道前后連貫,則形成滲水通道,出現滲漏現象的可能性就很大,這就是很多水泥混凝土制品需要“防水”的內在原因。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防水材料主要有瀝青類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等等,它們均存在固結體力學強度低,耐久性差,與混凝土粘結力不強等問題,另外,這些材料在鋪設、涂刷之前往往需要預先處理工作面,之后還需加保護層才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而高滲透型環氧樹脂防水涂料由于其能直接涂刷,能夠滲入處理面,無需預處理及保護層,可起到防水、補強的雙重作用等優點,同時還具有防腐,耐高溫,耐老化等特點,性價比高,是十分理想的建筑物防水材料。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地鐵、高鐵的興建在各大中城市陸續展開,地鐵區間隧道、地鐵車站、高鐵路基的防水防滲都需要大量防水防滲材料。中國發明專利01107590.2公開了一種高滲透型羰基-環氧防水補強材料,該材料具有粘度低、親和力強、力學性能優良等特點,但存在固化時間長,韌性不足等問題。另外,該專利并沒有反映防水涂料性能的重要指標如表干時間和粘結強度的數據。中國發明專利201010130165.2公開了一種橋面的常溫固化環氧防水粘結劑,該材料具有比較強的粘結能力,但粘度比較大,不具備優良的滲透性能。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組分高滲透型環氧樹脂防水補強涂料,該涂料滲透性好,能滲入混凝土層起到防水,補強的雙重作用,粘結力更為優異。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雙組分高滲透型環氧樹脂防水補強涂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雙組分高滲透型環氧樹脂防水補強涂料的用途。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雙組分高滲透型環氧樹脂防水補強涂料,是由主劑A液和主劑B液組成的;
所述的主劑A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的成分組成:
環氧樹脂:????????????????45~75份
活性稀釋劑:??????????????15~30份
羰基化合物:??????????????50~75份
增塑劑:??????????????????2~8份
聚氧化乙烯類表面活性劑:??2~8份;
所述的環氧樹脂為雙酚A型環氧樹脂、酚醛型環氧樹脂或雙酚F型環氧樹脂中的一種;
所述的活性稀釋劑為丁基縮水甘油醚、辛基縮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卞基縮水甘油醚、苯基縮水甘油醚或甲苯基縮水甘油醚中的一種以上;
所述的羰基化合物為環己酮、丙酮、丁酮或糠醛中的兩種以上混合物;
所述的增塑劑為乙二醇、甘油或山梨醇中的一種;
所述的聚氧化乙烯類表面活性劑為聚氧化乙烯戊烷基酚醚、聚氧化乙烯己烷基酚醚、聚氧化乙烯辛烷基酚醚、聚氧化乙烯壬烷基酚醚或聚氧化乙烯脂肪醇醚中的一種;
所述的主劑B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的成分組成:
多元胺:????????????????????10~20份
中間體活性劑:??????????????2~7份
硅烷偶聯劑:????????????????3~5份
促進劑:????????????????????1~4.5份;
所述的多元胺為芳胺、脂肪胺、脂環胺或者改性酰胺中的一種;
優選地,所述的多元胺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或異佛爾酮二胺中的一種;
所述中間體活性劑的結構式為:
C5H13(CH2)nO2N3S
其中,n=2、4或6;
所述中間體活性劑的合成方法為:在10-30重量份無水乙醇中,加入5-20重量份的蛋氨酸、0.5-4重量份的多元二胺,攪拌混合后制得;
所述的多元二胺為乙二胺、丁二胺或己二胺中的一種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未經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740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