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鋪蓋板路面抗滑阻力系數的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57181.2 | 申請日: | 2011-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93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黃明利;王正文;劉明;孔恒;霍亞超;裴書鋒;張占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0 | 分類號: | G01N3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師事務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 地址: | 100044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鋪蓋 路面 阻力 系數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鋪蓋板路面抗滑阻力系數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路面抗滑性能是指車輛輪胎受到制動時沿表面滑移所產生的力,是保證公路行車安全及維護必要的允許行車速度的一項重要指標。路面抗滑性能包括橫向抗滑性能和縱向抗滑性能,其表征量分別為橫向摩擦系數(CFT)和縱向摩擦系數(CFL)。橫向摩擦系數決定車輛的方向控制能力,尤其對車輛在彎道行駛的安全性非常重要,計算公式為:SFC?FS/W。縱向摩擦系數決定車輛在剎車時的滑行距離,對避免追尾交通事故的發生有直接的決定作用,計算公式為:PFC=FX/W。
由于各種工程方法的發展,裝配式鋪蓋板法在地鐵車站施工開始得到應用,這種方法是在路面鋪裝鋪蓋板作為臨時路面,鋪蓋板是一種鋼制鋼板,臨時用來取代路面。關于鋪蓋板路面的抗滑性能,我國道路規范尚無規范可供參考。而目前對路面抗滑阻力的檢測都是基于水泥或瀝青路面制定,如:鋪砂法測定路面構造深度試驗、車載式激光構造深度儀測定路面構造深度試驗、擺式儀測定路面摩擦系數試驗方法、單輪式或雙輪式橫向力系數測試系統測定路面摩擦系數試驗方法等對于鋪蓋板試驗都不適用。
經調研,交通部公路研究所、建筑研究院監測、北京市政三監所等權威單位,都表明目前需要新的監測手段和方法來評估特制鋼板路面的抗滑性能。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格構簡單、使用方便的鋪蓋板路面抗滑阻力系數的檢測方法。
本發明的鋪蓋板路面抗滑阻力系數的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鋪蓋板出廠檢測資料,確定鋪蓋板的橫向摩擦系數和縱向摩擦系數的初值,以及光滑鋼板的橫向摩擦系數和縱向摩擦系數;
2)根據鋪蓋板出廠檢測資料,確定鋪蓋板初始格構尺寸參數;
3)測量正在使用的鋪蓋板的格構尺寸參數,計算磨損率;
4)選用一種數學插值方法,插值對象為當前鋪蓋板的橫向摩擦系數和縱向摩擦系數,插值條件為當前磨損率和初始及光滑狀態時的橫向摩擦系數和縱向摩擦系數,然后計算得出正在使用的鋪蓋板的抗滑參數。
本發明的鋪蓋板路面抗滑阻力系數的檢測方法,在步驟1)中:所述鋪蓋板為工廠定制生產,出廠前檢測鋪蓋板及其所有鋼材的抗滑性能。
本發明的鋪蓋板路面抗滑阻力系數的檢測方法,在步驟3)中:所述測量鋪蓋板格構尺寸為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方法,尺寸為格構的深度。
本發明的鋪蓋板路面抗滑阻力系數的檢測方法,在步驟3)中:所述計算磨損率的方法為:(初始格構深度-當前格構嘗試)/初始格構深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的鋪蓋板路面抗滑阻力系數的檢測方法,首先確定鋪蓋板出廠時的磨損率,再通過測量格構深度確定使用過程中的磨損率,用插值的方法得出使用過程中的鋪蓋板的抗滑阻力系數,在無現有規范的情況下,用簡單的方法檢測出鋪蓋板路面的抗滑阻力系數,操作步驟簡單,很適宜大范圍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一種鋪蓋板路面抗滑阻力系數的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鋪蓋板出廠檢測資料,確定鋪蓋板的橫向摩擦系數和縱向摩擦系數的初值,以及光滑鋼板的橫向摩擦系數和縱向摩擦系數;
2)根據鋪蓋板出廠檢測資料,確定鋪蓋板初始格構尺寸參數;
3)測量正在使用的鋪蓋板的格構尺寸參數,計算磨損率;
4)選用一種數學插值方法,插值對象為當前鋪蓋板的橫向摩擦系數和縱向摩擦系數,插值條件為當前磨損率和初始及光滑狀態時的橫向摩擦系數和縱向摩擦系數,然后計算得出正在使用的鋪蓋板的抗滑參數。
本發明的鋪蓋板路面抗滑阻力系數的檢測方法,在步驟1)中:所述鋪蓋板為工廠定制生產,出廠前檢測鋪蓋板及其所有鋼材的抗滑性能。
本發明的鋪蓋板路面抗滑阻力系數的檢測方法,在步驟3)中:所述測量鋪蓋板格構尺寸為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方法,尺寸為格構的深度。
本發明的鋪蓋板路面抗滑阻力系數的檢測方法,在步驟3)中:所述計算磨損率的方法為:(初始格構深度-當前格構嘗試)/初始格構深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718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夾套返流式電加熱裝置
- 下一篇:智能藥框LED背光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