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空調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55121.7 | 申請日: | 2011-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45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尹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1/00 | 分類號: | F24F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魏曉波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調 系統 | ||
1.空調系統溫度控制末端的介質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a.獲取室內環境溫度信號Ta和溫度控制末端的進出介質溫差ΔT;
b.根據所述室內環境溫度信號Ta確定最佳計算溫差ΔToption;
c.根據所述最佳計算溫差ΔToption與進出介質溫差ΔT的第一比較結果,輸出使得ΔT=ΔToption的控制信號調節所述溫度控制末端的介質流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系統溫度控制末端的介質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若所述第一比較結果表征:所述最佳計算溫差ΔToption大于進出介質溫差ΔT,則輸出減小所述溫度控制末端介質流量的控制信號;所述最佳計算溫差ΔToption小于進出介質溫差ΔT,則輸出增大所述溫度控制末端介質流量的控制信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系統溫度控制末端的介質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若所述第一比較結果表征所述最佳計算溫差ΔToption等于進出介質溫差ΔT,則執行步驟d:
d.根據所述進出介質溫差ΔT與預設的缺水保護溫差值的第二比較結果;若所述第二比較結果表征:所述進出介質溫差ΔT大于預設的缺水保護溫差值,則輸出報警信號。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系統溫度控制末端的介質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按照下式確定最佳計算溫差ΔToption:
ΔToption=5-β*(Ta-27),式中,β為修正系數,0<β≤1,名義工況下的進出介質溫差閾值為5,名義工況下的進風干球溫度閾值為27。
5.空調系統溫度控制末端的介質流量控制系統,用于控制溫度控制末端相應的閥門開度,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溫度采集裝置,用于獲取室內環境溫度信號Ta;
第二溫度采集裝置,用于獲取溫度控制末端的進口介質溫度;
第三溫度采集裝置,用于獲取溫度控制末端的出口介質溫度;和
控制裝置,包括:
計算單元,根據所述進口介質溫度和出口介質溫度計算所述溫度控制末端的進出介質溫差ΔT;
比較單元,根據所述室內環境溫度信號Ta確定最佳計算溫差ΔToption;并獲得最佳計算溫差ΔToption與進出介質溫差ΔT的第一比較結果;和
輸出單元,根據所述比較單元獲得的第一比較結果輸出控制信號調節所述溫度控制末端的介質流量,以使得ΔT=ΔToption。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調系統溫度控制末端的介質流量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比較單元獲得的所述第一比較結果表征:所述最佳計算溫差ΔToption大于進出介質溫差ΔT,則所述輸出單元輸出減小所述溫度控制末端介質流量的控制信號;所述最佳計算溫差ΔToption小于進出介質溫差ΔT,則所述輸出單元輸出增大所述溫度控制末端介質流量的控制信號。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系統溫度控制末端的介質流量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還包括:
存儲單元,用于存儲預設的缺水保護溫差閾值;
若所述比較單元獲取的第一比較結果表征所述最佳計算溫差ΔToption等于進出介質溫差ΔT,則所述比較單元還獲取所述進出介質溫差ΔT與預設的缺水保護溫差值的第二比較結果;若所述比較單元獲得的所述第二比較結果表征:所述進出介質溫差ΔT大于預設的缺水保護溫差值,則所述輸出單元輸出報警信號。
8.根據權利要求5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系統溫度控制末端的介質流量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單元還用于存儲的名義工況下的進出介質溫差閾值為5,名義工況下的進風干球溫度閾值為27;所述比較單元按照下式確定最佳計算溫差ΔToption:
ΔToption=5-β*(Ta-27),式中,β為修正系數,0<β≤1。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空調系統溫度控制末端的介質流量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門具體為V型球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512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